庆阳华池:“民生”跟着“民声”走

07.08.2014  17:52

  原标题:华池“民生”跟着“民声”走

  记者 禄永峰 通讯员 康小川

  八月的华池,毓秀苍翠,山上绿油油的玉米结上了穗子,在风中摇曳。“今年县上给山区群众投放了地膜,我和村里其他农户一样,尝试着种了10多亩玉米,长势还真不次于川台地。”华池县悦乐镇樊庄村何杨忠指着山地里的玉米告诉记者:“村里川台地不多,如今地膜玉米上了山,我们农民增收有盼头了!”

  地膜玉米种植能够顺利上山,缘于华池县山区群众的“民生”诉求。多年来,山区群众紧紧盯着川台地,增收空间很难拓展。考虑到山区实际,县农业部门积极试点推广山地玉米种植,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

  华池山大沟深,农户居住分散,这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农村基础建设也成了大家最关注的问题。华池县着力破解一个个难题,使惠及山区群众的好项目得到了落实。“能不能把我们村的‘用电难’问题解决了。”县上帮联领导问起村里的困难时,乔川乡李崾岘村民杨继敏提出了全村人的热切期望。长期以来,乔川乡李崾岘村用电困难,用电高峰期,电灯成了“红星星”。县上投资53万元,完成这里的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现在,村里不少人家都新添置了以前不敢奢望的电器。“用老铡子剁草,太费事儿,现在用上铡草机了,电力足了,生活也有保障了。”看着草从铡草机里喷涌而出,高怀碧有说不完的高兴。

  华池县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把群众集中反映的“民意民声”,列入即知即改项目中,对涉及民生的事情,加快办理步伐,解民忧,办实事。

  老城山不稳定斜坡治理列入了即知即改事项,在去年的特大降雨中老城山受灾严重。这里的225户居民居住安全成了焦点,项目区内的排水系统、石砌畔、格构网等工程预计到2015年5月才能完成。“虽然工程战线‘长’,还要定为即知即改事项,就是要突出对群众实际困难的重视。”县国土局副局长白彦文说。“大有大改,小有小改,反正是涉及群众的事情,就没有大小之分。”面对群众反映“小区该有个门诊部”的问题,县卫生局局长李晶林这样谈道。

  居民高秀珍带着孙子到步行街便民门诊部看病,“在家门口就能把病瞧了,还是便民诊所方便。”县上还在老城街设立中医院第二门诊部,这里前来就医的群众很多,他们说自从医院迁到南区,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跑医院有些远。

  一句句“民声”,凝聚着群众的期盼;一件件跟着“民声”走的“民生”实事,深受群众好评。最近正在开展的农村“脏乱差”治理、县城公共环境治理、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城区街道修整、县城交通秩序、油区环境污染治理等活动,都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关乎着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