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助甘肃庆阳乡村脱贫 村民改"面貌"换"活法"
中新网兰州4月8日电 (周沛龙)清明过后,甘肃庆阳市环县车道乡王西掌村村民乔建洲种植的枸杞开始发芽。天气逐渐转暖,进入5月,乔建洲便要开始为枸杞剪枝,等待结果期的来临。
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乔建洲,在山大沟深的王西掌村以种植杂粮为生。“大女儿上大学和小女儿长期患病”让他家在村里成为“因学致贫”和“因病致贫”的典型。如今,在长庆油田采油11厂的定点帮扶下,乔建洲在村里带头种枸杞这桩“新鲜事”让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虽然这里干旱少雨,但土质优良,没有水和空气污染,是种植枸杞的好地方。”2016年,乔建洲流转了亲戚的120亩土地,在弟弟的帮助下,在王西掌村第一个开始种植枸杞。
目前,采油11厂投入8万余元为乔建洲配备30方储水罐和农作物烘烤设备,有效缓解旱季枸杞浇灌难及风干时间长的问题。现在乔建洲一家已成为带动村民种植枸杞的“大户”,种植枸杞共100余亩,其余村民以乔建洲为勤劳致富的榜样,纷纷效仿。
资料图:2018年“六一”儿童节期间,长庆油田采油11厂扶贫工作队与环县车道乡王西掌村小学开展“大手拉小手”联谊活动,为贫困山区儿童赠送校服、书包56套,及其它活动器材25台(套)。周沛龙 摄不怕日子穷,扶贫必扶志
王西掌村和安掌村地处环县车道乡,是采油11厂继完成庆阳市镇原县7个村的帮扶任务后,2018年以来的定点帮扶村镇,共计140户贫困家庭。在长庆油田“二次加快发展”和陇东油区“高质量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采油11厂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设施扶贫、就业扶贫等方面下足功夫,帮扶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王西掌村交通封闭,环境恶劣,贫困人群中大部分由于残疾、疾病、教育致贫,当地贫困户过怕了穷日子,却难以摆脱现状。采油11厂扶贫工作队进村入户,挂牌建成了“新时代农民脱贫讲习所”,经过多次入户讲解、交谈,让贫困户逐步改变思想观念,提升战胜贫困的决心。
同时,采油11厂还在油区内开展了爱心助学、希望工程等活动,先后投入资金3万元为王西掌、安掌小学学生定制校服等文体物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升贫困户造血功能。
安掌村村民胡志贤是该村重点脱贫户,在采油11厂驻村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学习到了最新扶贫政策。2018年,该厂将帮扶资金主要投入到集体合作社,利用“331+”模式带动贫困户,胡志贤在驻村队长的鼓励下学习了湖羊的养殖技术,在养羊的过程中钻研管理技术,现在已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资料图:春耕期间,长庆油田采油11厂驻村工作队队员帮助劳力不足的贫困户开展地膜玉米种植。周沛龙 摄改变“自给自足”,产业发展成扶贫支柱
参与帮扶以来,采油11厂把产业作为贫困户增收致富的主要措施,针对当地雨少地旱,但土质优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帮扶村镇成立种植合作社、养殖合作社的新型产业,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培育中药材、枸杞、黄花菜、大燕麦和甜高粱等特色产业。
同时利用“331+”模式带动贫困户,将贫困户变为股东,参与经营管理和入股分红,通过畜牧技术部门进行技术辅助。如依靠环县的中盛公司提供湖羊养殖培训,签订供销合同,价格保护收购,确保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这一措施改变“自掏腰包式”扶贫,将产业扶贫形成长效机制。2019年以来,采油11厂还在种植合作社开展了粮食银行业务,为村民粮食兑换提供场所和方便,解决村民储存粮食难,面粉加工不便的问题,随时能够在合作社兑换所需的粮食品种和其它所需,更加灵活和便利。
图为企地领导调研扶贫种植合作社板蓝根收货情况。(资料图) 周沛龙 摄铺路搭桥,牵好扶贫“牛鼻子”
王西掌村、安掌村环山围绕,村庄里的人家在半山腰零落分散。2018年,采油11厂集中有限资金,累计投入37万元,用于王西掌村、安掌村道路升级维修。
2012年至2017年,采油11厂投入大量资金为油区贫困乡镇修路、架桥、建造水塔。随着油田开发规模不断扩大以及镇原油田的开发,该厂投入1000万元,为当地民众修建了全长14公里的毛新公路。
同时,投入280万元对新集乡唐塬存进行农电改造,架设一条用电专线,切实解决了庆阳市镇原县新集乡曹寨子、上张湾、集洼等五个自然村400余户村民用电问题,并在环县演武乡、天池乡合计投入60万元修建文化广场。
2018年7月,陇东地区出现了连续强降水,强降雨后,采油11厂组织帮扶队员入户开展贫困户灾情统计等工作,同时对通组的主要路段开展抢修。
据统计,2012年至2018年,采油11厂先后投入5983余万元用于新修农村道路、村组道路升级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共建道路89条、长度131公里,惠及庆阳老区的庆城、镇原、环县的17个乡镇数万人,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贫困村道路得到明显改善,由帮扶前的7个减少到4个,减少幅度为43%。(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刘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