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积极探索建立医养结合试点工作新模式

06.11.2015  13:43
近年来,庄浪县不断健全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发展政策体系,积极开展陇家福•幸福寓所建设和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并结合实际,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医养结合工作新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从年初开始,县上将建立家庭发展和养老保障,探索建立医养结合和养老照护试点工作新模式纳入全年工作责任书指标,要求乡镇和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整合资源,探索路子。县上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多次组织召开由县民政、卫生、计生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就如何做好医养结合工作认真研究,安排部署,抽组相关人员深入乡镇、村社和养老医疗机构广泛调研,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从县、乡、村三个层面分别确定1个试点单位,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确定专人负责落实。按部门职责,在经费投入、阵地建设、人员配置、设施建设、政策落实等方面出台了具体实施办法,部门紧密配合,全力支持,确保医养结合工作顺利开展。 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在调研中,摸清了计生家庭情况、养老机构运行、村级服务阵地  “三个底数”。全县43万人口中,其中60岁以上人群60094人,占13.7%,农村计生“两户”家庭7686户,伤残家庭60户,失独家庭30户。县乡目前共建成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等养老机构11个,其中县城建成福利院1所,乡镇建成敬老院10所。全县有“五保”人口2572人,占60岁以上人数的4.28%,其中入住养老机构集中供养84人,占3.2%,设置床位356张,入住84人,入住率为23%。全县297个村和社区共建成村级陇家福幸福寓所71个,有日间照料中心和互助老人幸福院的59个,与卫生所相邻的有31个,可以为居家养老的群众提供文化娱乐、休息活动、精神慰藉、健康保健等服务。这三个方面的底数为我们做好医养结合工作提供了基础支撑。 因地制宜,试点先行。从全县养老机构运行现状和不同人群养老意愿来看,县乡现已建成的养老机构能够满足全县“五保”老入及失独、失能、残疾等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养老照护需求。针对不具备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入住的老人看病就医很不方便这一问题,决定试点先行,从县、乡、村三个层面分别确定庄浪县社会福利院、南湖镇中心敬老院、南湖镇石阳村互助老人幸福院为试点单位。多方筹措资金,落实阵地,建起了健康服务室和村卫生室,配备了桌椅、药具架、药品、检查仪器等相应的办公服务设备和医疗服务器材,配备专门医护人员,入住的老人能够享受到周到的医疗卫生和健康保健服务,尤其是充分利用全县中医药技术长足发展的良好环境,建成的健康服务室能够开展火罐、艾灸、针灸、推拿按摩等适宜于老年人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所有医疗费用通过新农合报销、民政医疗救助全部予以解决,实现  “健康有人管,小病不出院,大病能转诊”的良好效果。 整合资源,政策保障。我们把医养结合工作与“陇家福”幸福寓所建设、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和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试点工作紧密结合,在试点养老机构加挂了“陇家福”幸福寓所牌子,建成了乒乓球室、棋牌室、图书室、电视播放室等文化娱乐功能室,利用春节、国庆、重阳日等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文体娱乐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制定完善针对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的政策体系,让入住养老机构的计划生育家庭老人在享受“五保”供养政策的同时,还能够享受奖励扶助、特别扶助等计划生育“特惠”政策,并在住院报销、大病医疗救助、特殊困难临时救助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和政策倾斜,确保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让他们能够幸福安度晚年。(吴涛  李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