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庄浪:一位退伍老兵28年的军报情

01.08.2014  21:47

  通讯员 席啸 马维营 苏芳妮

  在庄浪县水洛镇住宅小区有一位老人,他走路,速度很快,说话,嗓门很大,看起来精神干练。他就是退伍军人党彦珍。党彦珍今年66岁,他当过20年的兵,转业后一直保持着军人的生活习惯,被子叠得方正方正的,每天早上锻炼不间断。

  走进党彦珍的家,书房里全是摞得整整齐齐的、能顶住房顶的报纸和杂志,足足有几千斤重。党彦珍告诉记者,这些全是《解放军报》和军人杂志,自从转业后,他一直没有间断的自费订阅,已经28年了。28年来的每一张报纸他都完完整整的保存着。这些报纸里面装着他几十年的军人情结,他舍不得处理,一直保存着。

  五十年代初,党彦珍出生在庄浪县南湖镇庙岔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由于姊妹多,吃饭的人多,家里一直很困难。为了给父母分忧,刚上完初中的党彦珍,就到社里参加劳动。在生产队里,他拿过铁锨,扛过?头,推过架子车。党彦珍从小就有英雄情结,他对军人有种说不清的神圣感,黄继光、董存瑞等英雄故事他更是百听不厌。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一名人民解放军成了他最崇高的的梦想。68年那年征兵,他第一个在人民公社报了名。当时验兵人嫌他个子有点小,但党彦珍当兵的一片诚心打动了当时带兵的连长,最后,他还是被录取了。

  到部队后,党彦珍先在新疆和田当了一年通讯兵,然后随部队上了昆仑山,去守祖国西大门。那里到处是雪山,风大寒冷,像行军记者描写的那样,“一年一次风,从春吹到冬,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由于海拔高,很多士兵有高山反应。从当兵第一天,党彦珍就知道当兵不是去享受,但当时西部边防部队的艰苦他根本想不到。说起那段日子,党彦珍倒很怀念,他说部队的艰苦锻炼让他慢慢的由一名社会青年蜕变成了一名合格的军人。

  党彦珍当兵是一个好兵,当干部是一个好干部。无论是当排长,还是当连长和营长,他对待士兵就像亲兄弟一样,尤其是对那些刚离开父母、年龄小的新兵特别照顾。但是在军事训练中,他对士兵特别严格,他经常给士兵说,“越艰苦越能锻炼人的意志,困难面前出英雄。”由于训练有素,他带的兵军事技术一流。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际形势逐渐缓和部队百万大裁军,当了20年兵的党彦珍,把岗位让给了更年轻同志,脱下了了心爱的军装,于1986年告别军营回到了家乡。

  党彦珍虽然离开了部队,但他的心依然在军营,他从来没有忘记边防的日子。刚转业时候,他的工资只有180多元,但他每年拿出100元来订《解放军报》和军人杂志。有一次,家里没面做饭,妻子叫他出去买面,结果他把手里仅有的90元买面钱拿去订报了。回家后,当妻子看到你手里的订报单时,无奈的笑了。他想通过报纸和杂志,了解南疆的边哨,了解昆仑山、阿里山等这些他曾经守过的地方,了解军营生活,了解祖国的国防建设。那一年,当他在报上了解到南疆铁路通了的消息后,他高兴地在院子里跳了起来。98年南方发生水灾,当他看到许多年轻军人用身体挡水而牺牲的时候,他哭了,他对子女说,他们年龄还很小,只有十七八岁,还是个孩子,但他们是英雄,身上有你们学不完的东西。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子女为人做事也很有风格。

  党彦珍现在退休了,平时他除了练书法外,一有时间就看《解放军报》,看中央7台《军事栏目》,他的读书笔记摞起来有1米高。说起东海、南海紧张的局势,他就激动起来,他对记者说:“这辈子我没有当够当兵,我现在60多岁了,如果我再年轻三四十岁,我一定还当兵,守护祖国的边防。”

  记者手记:有位作家说,一个人在一个地方生活、工作过,就把生命的一部分留在了那里。因而他的生命里,就有了那个地方的色彩,打下了那个地方的烙印。但对于党彦珍来说,28年不间断订阅军报的历程,反映的不仅仅是一种军人情结,而是一种顽强拼搏、艰苦奉献和全力进取精神的追求。在他心里,他永远是一个兵,不会降低做人的标准,会永葆军人的本色、军人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