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在家门口
韩生荣老汉站在自家的新房前开心地笑了。
元古堆村以乡村旅游为抓手,加大特色小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村民张云财(右一)家的百合年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
元古堆村现任党支部副书记董建新和老支部书记马岗共话家乡美好未来。
乡村医生张桂峰说,这几年村卫生医疗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村民日常诊治无需出村。
元古堆村小学的苟雁如老师利用网络教学。
近年来,元古堆村完成生态造林6400亩,硬化道路31公里,实施危旧房改造333户,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本报记者 张子恒
开栏的话: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省委、省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举全省之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使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特殊的省情条件,甘肃脱贫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任务重、难题多,只有发扬敢死拼命的精神、鼓起连续作战的干劲、坚定背水一战的决心,才能确保打好打赢这场硬仗。
即日起,本报摄影部开设“脱贫攻坚影像志”专栏,把镜头聚焦扶贫攻坚战,用照片讲述农家故事,用“沾泥土”“冒热气”“带露珠”的摄影报道,生动反映我省精准扶贫取得的成就,展示陇原大地的发展变化,助力全省脱贫攻坚,敬请关注。
“红红火火好日子,铭记党恩大发展!”站在自家新修的一院房子门前,64岁的韩生荣一脸幸福。
荡漾心头的喜悦,来自村里这5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曾是著名的烂泥沟、贫困村,如今,贫困面已由原来的57.3%下降到2017年的7.0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143元,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35元,今年有望实现全村脱贫。
说起发展,这位老人介绍,现在村里种植的黄芪、当归等中药材已远销河北等地;培育种植的百合很受市场欢迎;养殖合作社繁育的羊畅销临近县区……
郭连兵是渭源县元古堆村村委会主任,也是全村的致富带头人。突出支部引领,强化“支部+企业(合作社)+产业”致富,是村班子主要的做法。他们探索出了“母畜寄养+农户分红”、土地入股和“企业主办+群众入股”等六种产业扶贫模式,先后领办专业合作社13家,有362名农民加入了合作社和协会,先后累计为380户贫困户和农户分红132万元,发挥了资产资源、扶贫资金的最大效益。
村里党员努力发挥所长,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上苦干、实干、巧干。驻村干部鲁文霞利用擅长的网络知识,帮助村里建起了“魅力元古堆”淘宝店,线上线下合力推介本地农特产品。
各级党员干部与农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先后帮助贫困户制定帮扶规划350多项,争取到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事业等项目35个;生态造林6400亩,硬化道路31公里,实施危旧房改造工程333户;100%实现了人居安全住房、自来水入户、电网改造;村企联建扶贫创业旅游小镇初具规模,初步实现了美丽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
2016年,元古堆村被评为第二届“绚丽甘肃·十大美丽乡村”荣誉称号。村民都说,幸福就在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