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民生改善开启百姓幸福之门 ——从衣食住行看甘肃省老百姓40年生活变迁
原标题:【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民生改善开启百姓幸福之门
——从衣食住行看我省老百姓40年生活变迁
最近几天,兰州正华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负责人丁学平走路总是哼着小曲,心情很好。
近期,在国家博物馆开展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有一幅反映老百姓生活变迁的图片,就是丁学平2013年组织的一次“榆中县农民车展”。
2013年8月,在榆中县第五届民俗文化节上,丁学平组织的“农民车展”,吸引了5万多农民前来参观,车展当月卖出20多辆小汽车。
榆中县是我省高原夏菜的主要生产基地,2010年后,靠种植高原夏菜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在家门口选购小汽车。
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变迁,深刻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我省农村发生的沧桑巨变。
衣:从保暖到好看
前两天,榆中县三角城乡丁官营村村民浦永学收到了一个快递包裹。
打开一看,原来是“双11”儿子在网上给他买的一件新棉袄。
“去年才买的新棉袄,今年又买!”浦永学一边嗔怪儿子,一边高兴地说,“想不到现在连买衣服都不用上街,真是太方便了!”
“回想改革开放初期,过年能穿身新衣裳是再高兴不过的事了!”浦永学清晰地记得,1984年过年,母亲扯了几米“的确良”料子,给他们弟兄几个缝了新衣裳。这些新衣裳平时舍不得穿,只有走亲戚时才穿。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榆中县集市上开了一家裁缝店,大家开始流行扯料子到裁缝店定做衣服。
为了结婚,浦永学也去店里给自己做了一身当时很流行的藏蓝色衣服。
后来,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渐渐从浦永学的生活里消失,成了历史。
“有了小孩,每年过年,我都会给他们买一身新衣服。”浦永学说,农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要让孩子们穿得漂漂亮亮。
“现在网上买衣服很方便,又好看又实惠。”浦永学说,如今乡镇集市上再没有了裁缝铺,开起了各种品牌的服装店。他经常去县城买衣服,最近也开始学着网购。
从穿衣保暖,到穿衣时尚好看,农民衣着的变化,反映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时代变迁。
食:从吃饱到吃好
春江水暖鸭先知。浦永学说,改革开放对“60后”的他,最先带来的变化是在吃饭上。
“农村包产到户后,我家8口人分了16亩地,全都种上了小麦。”浦永学说,包产到户第一年,他家粮食喜获丰收,木头手推车把一车车黄灿灿的小麦运往自家粮仓。
当时13岁的浦永学第一次吃饱了肚子。
“刚开始,白面还是缺,平时都是黑面馒头,逢年过节和家里来亲戚了才有白面面条吃,不过已经很满足了。”浦永学回忆道。
说起吃饭,必须得说吃水的事。浦永学说:“改革开放前全村人都喝涝坝水,我们常常是在涝坝里饮了牲口再担一扁担回去倒在水缸里做饭用。”
后来,浦永学家打了几口水窖,吃水不用发愁,但水质无法保证。再后来到了2009年,村里实施安全饮用水工程,全村人从此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从吃上白米白面,到喝上自来水,再到鸡鸭鱼肉新鲜果蔬样样不缺,踏着农村改革的步伐,浦永学家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浦永学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村里人自掏腰包下馆子越来越流行,老百姓的生活开始变得越来越有滋有味。
现在,蒲永学的儿媳妇在县城一家酒店工作,他们一家也时不时进县城吃饭。
“就是不下馆子,我们吃得也好着哩!”浦永学老伴接过话茬说,现在村子里的菜店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肉菜和水果,想吃啥,随时都能买到。
“我经常去菜店买新鲜蔬菜和水果给搭配营养。”浦永学笑呵呵地说。
不过,对儿子如何在手机上点几下,就有人把热饭热菜送到家的“外卖”,浦永学说他还是有些想不来。
住:从有房住到住楼房
1984年,对于榆中县连搭镇孙家坡村“70后”村民火小明来说,是重要的一年。那一年,他家有了一台12英寸黑白电视机。
“我们家是村子里第三家有电视机的,当时信号不好,一般都是一个人在屋子外面转天线杆子,一个人在屋子里面调台。”火小明笑着说,虽然电视常常飘着“雪花”,只闻其声不见其影,但他和村子里的小伙伴还是把当年流行的电视剧《霍元甲》看了好多遍。
2000年是新世纪的开始,每个人的生活开始有了大大小小变化。市场经济极大地繁荣了物质生活,人们开始从“必需品”时代过渡到“消费品”时代:凤凰牌自行车、长风牌洗衣机、康佳大彩电、皮制沙发、有线电话……
2000年后,给私人老板开车的火小明赚到了钱,不仅把家里几间毛坯房全部换成了砖瓦房,还给家里添置了新家具。“坐在宽敞明亮的家里,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火小明说。
这一年,刚刚20岁出头、开始闯荡社会的丁学平,用3000块钱给自己买了个诺基亚手机。
“太喜欢手机了,时不时拿出来看看,父亲骂我是个‘二杆子’!”丁学平说,那时候能用一款诺基亚手机,可神气了!
2010年后,农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寻常老百姓家也开始考虑买房的事。
丁学平创业挣到了钱,在县城买了套大房子,把父母接了过来,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行:从自行车到小轿车
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小汽车……
前两天,浦永学在丁学平店里换了第二辆车,“40年间换了这么多次车,最开心的还是结婚时候买的凤凰牌自行车。”浦永学说,那时候有个自行车很洋气,载着老婆孩子回丈人家,特别有面子。
2000年,浦永学拿出自家所有积蓄,又向亲戚借了一些,花3000多块钱买了辆三轮车。
“买三轮车,是家里的大事,也是村里的大事。”浦永学说,真没有想到两三年后,村里几乎家家都有了三轮车。
2011年底,早先卖农用车的丁学平,开始借着国家“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的东风,开了兰州正华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他的定位还是农村市场。
2012年,种田加外出做油漆工,日子渐渐好起来的浦永学,买了一辆吉利小轿车,他也是丁学平新年的第一个客户。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家每天都为幸福生活而忙碌。回头看,40年却已是沧海桑田。
40年过去,人们早已不再为吃穿发愁,手机、电脑、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
2017年,我省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426.6亿元,住宅销售面积1386.0万平方米,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1万公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334.6万辆,按2015年不变价格计算,电信业务总量突破455.9亿元……
“有了党的好政策,我们老百姓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哩!”浦永学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