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发布2016年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30.12.2016  07:35

    兰州晚报讯(记者滕效宏)12月29日,甘肃省气象局发布2106年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其中,长达21个月的超强厄尔尼诺致我省隆冬出现大范围极端低温;春末强冷空气轮番登场,全省42个县出现强降温,为1961年以来最多。5月11—26日出现低温阴雨时段,全省平均气温偏低1.2℃,河西和陇中最大积雪深度达13厘米,降雪终日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晚。而初冬的12月以来,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3.4℃,最高气温偏高3.5℃,最低气温偏高3℃,均突破历史极值。

    超强厄尔尼诺致隆冬出现大范围极端低温

    2014年-2016年,发生了长达21个月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受其影响,2016年1月23—24日甘肃出现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共有85县(次)日最低气温低于-20℃,卓尼县最低气温跌破历史极值。

    春季降水偏多,第一场好雨出现早

    春季降水偏多2成,全省出现4次区域性连阴雨天气。4月14—17日出现大于10毫米的降水过程,最大过程降雨量达42.3毫米(徽县),第一场好雨提早20天,有效缓解了初春旱情,利于春播的顺利进行和冬小麦的生长发育。

    春末强冷空气轮番登场,为1961年以来之最

    5月全省出现5次强冷空气过程,42县出现强降温,为1961年以来最多。11—26日出现低温阴雨时段,全省平均气温偏低1.2℃,河西和陇中最大积雪深度达13厘米,降雪终日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晚。

    河西走廊沙尘天气少,多个城市降水破极值

    春季河西走廊未出现区域性沙尘暴,沙尘天气为1961年以来最少。民勤3月份降水量达28.4毫米,玉门6月1日降水量48.7毫米,敦煌、瓜州8月17日降水量分别为31.1毫米和31.6毫米,均破历史极值。

    强对流天气频袭,农经、林果损失严重

    6月3—14日全省出现7次强对流天气,多地遭遇冰雹灾害。张掖、武威、定西、临夏、甘南、陇南、天水、平凉、庆阳等市州的35个县100多个乡镇遭遇冰雹灾害,最大直径达40毫米(庆城、清水),给农经作物、林果业、基础设施带来严重损失。

    伏期高温少雨,多地“高烧”难退

    夏季35℃以上高温日数为1961年来最多。7月下旬至8月中旬,38市县日最高气温超过35℃,连续高温日数达5—9天;马鬃山、鼎新日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敦煌、金塔日最高气温超过40℃。伏期河东26个县区降水不足20毫米,干旱持续天数超过30天。中国马铃薯之都定西市降水量仅10毫米,为1961年以来最少,对马铃薯块茎膨大、玉米灌浆造成严重影响。

    12月气温异常偏高,突破历史记录

    12月以来,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3.4℃,最高气温偏高3.5℃,最低气温偏高3℃,均突破历史极值。河西大部地方平均气温偏高4℃—5.5℃,陇南南部和甘南东部偏高1℃—2.5℃,省内其余地方偏高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