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入行需一个看得见的未来

28.05.2015  04:08

    随着央视大型纪录片《手艺》的持续热播,人们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那些濒临“消失”的传统技艺。从“陶艺”、“漆艺”到“秦安草编”、“庆阳手工刺绣”……甘肃也有不少这样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手艺”亟待发掘。为了让这些“绝活”不会静静消失,我省不少高校近年来在满足自身教学需求的同时担负起发掘、传承、推广这些“手艺”的责任。(相关报道见5月26日《兰州日报》五版《发掘传统“手艺”留住特色“绝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的根脉和文化“基因库”,见证了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更是人们内心永远的精神图腾。兰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省高校通过成立工作室等平台,以人为本培养专业人才继承传统文化,培育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或许比法律或制度更深入人心。

    的确,有些手艺具有很强的市场空间,但不得不说,非遗也好,技艺也罢,有冷门和热门区别,民间资本是难以介入冷门的发掘、传承和推广的。建立非物质文化的长效保护机制,政府应当给予补贴、扶持等政策优惠,解除传承人生存的后顾之忧,具体要通过组建专业表演队、培训班、讲习所等形式,走进校园和课堂教学,将传统文化、特色文化教育纳入学校特色教学的多元体糸,吸引附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最能“星火燎原”。

    当然,非遗传播不能靠强制接收,民众喜爱,受众多,自然前景一片光明。如果枯涩难懂,没有利用价值,这类非遗的拯救难言乐观。显然,非遗要活化,首先要利用传播平台,图片、文字、DV等是载体,政府网站、微博、微信也可“广而告之”,开辟举办展览、建博物馆等渠道,传承人可以到景区、公园等场所展示,多些互动性、参与性,让更多人了解非遗项目,他们喜欢、认可,才有动力参与其中。

    非遗往往只能口耳相传,而优秀的“徒弟”,不仅要有兴趣,也需要相应的基本功。现在不少传承人仅凭热爱而坚守,日子过得非常艰难,有的人苦苦支撑,而有的人已经转行,这样的例子,在年轻人眼里实在算不上成功。

    针对某些项目传承人青黄不接甚至断档等现象,传承人难以给“徒弟”发高工资,有关部门不妨适时推出补贴,既要扶持传承人,也要照顾到学徒群体,但也要科学评估、适当倾斜,对市场化运作较好的项目可少补,而对一些冷门项目补贴多些,也可引导其在市场上逐步学会“游泳”。文化不能以GDP论,非遗保护,实质是保护传承人那门绝活手艺,确保传承人活得精彩,许年轻人一个看得见保障的未来,他们才有可能耐得住寂寞学习、传承。否则,只靠民间一代代自发相传,谁能预测何时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