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3年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情况的通报

08.07.2014  17:12

甘政办发〔2014〕127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甘肃矿区,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2013年,各市州、各部门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文件,及时提交备案审查,政府法制机构严格审核把关,忠实履行备案审查职责,制度建设质量明显提升,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3年,省政府收到兰州市政府报送备案的规章10 件,各市州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和中央在甘有关单位报送的规范性文件272件。其中,各市州政府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158件,占总数的58%;省政府各部门和中央在甘有关单位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114件,占总数的42%。经核查,发现有1个市和5个部门漏报规范性文件12件,比上年度减少34件,占收件总数的4.4 %。经备案审查,省政府法制办对违反法律或上级机关有关规定、存在违法内容的 8 件规范性文件提出了备案审查意见,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依法责令制定机关限期纠正,占收件总数的2.94 %。
      二、主要特点
      (一)备案工作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2013年,金昌、平凉、定西等3市政府和省工信委、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等21个部门报备规范率均为100%。报备规范率100%的单位,由2012年的15个,增加到2013年的25个,增幅达到40%。
      (二)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进一步提升。2013年,审查合格率达到100%的单位为40个,比2012年增加9个,增幅达22%,规范性文件违法违规问题频发、多发的情况逐步得到扭转。
      (三)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试点工作逐步推开。继天水、酒泉两市之后,2013年兰州市和白银市实行了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的“三统一”制度,将规范性文件监督的关口前移,管理更趋严格,对备案监督起到了补充和延伸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一)规范性文件涉及地方保护的问题仍然存在。个别地方政府为促进本地经济发展,优先保护本地产业,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规定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选购和采购当地的生产设备和材料;或者规定只有本地企业方可从事某种市场经营活动,利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的市场经营自主权;或者通过不合理的资格和条件的限定,剥夺了外地企业和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这类规范性文件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以及《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3号),构成了行政权力的滥用,影响了市场经营环境,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政府形象也造成了损害。
      (二)规范性文件逾期报备的问题较为突出。不少市州和部门未能按照法定时限将规范性文件提交报备,甚至严重超期报备,致使规范性文件得不到上级机关及时监督。2013年,报备及时率达到100%的市州和部门只有21个,比上年有所下降,仅占报备机关总数的45 %。
      (三)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执行仍不到位。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虽已推行多年,但至今未能做到全覆盖、全落实,仍有相当数量的规范性文件未标注有效期限。2013年备案的规范性文件中,除天水、金昌、张掖、临夏等市州全部标注有效期外,有122件未按照规定标注有效期,占到收件总数的45 %,其中市州政府占34.4 %,省直部门占65.6 %。
      四、工作要求
      (一)严格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原则和要求。去年以来,国务院和省政府陆续取消、调整和下放了一大批行政审批项目。各市州、各部门要做好相应的衔接落实工作。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凡涉及行政审批事项的,要按照明确依据、优化程序、减少要件、压缩时限的要求,根据行政审批事项调整和变化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规定。同时,对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要对照行政审批项目清理情况及时修改或废止,使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程相衔接、相协调。
      (二)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报备时限的规定。根据《甘肃省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11号)规定,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公布之日起15日内报送备案。各市州、各部门应当严格执行该规定,在规范性文件发布后,按照法定的时限办理备案手续。对于严重逾期报备的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在提交备案时必须书面说明原因。拒绝说明原因的,暂缓登记。对于经催报仍拒不提交规范性文件备案的,由省政府法制办对规范性文件依法予以撤销,并对制定机关给予通报批评。
      (三)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管理的有关制度规定。根据省政府关于“规范性文件由制定机关负责解释,制定机关不得授权所属部门或者机构行使规范性文件解释权”和“制定机关发布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必须标注有效期限”的规定,从今年开始,对违反规定授权解释和未标注有效期的规范性文件,要一律暂缓登记,退回制定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或补正后,方可提交备案。拒不改正或补正的,由省政府法制办对规范性文件依法予以撤销,并对制定机关通报批评。
      (四)严格审查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材料。根据《甘肃省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的规定,规章、规范性文件报送备案时,应当提交备案报告10份,正式文本10份,以及起草说明、制定依据和其他相关材料。制定机关应当负责收集和制作备案所需的上述材料,确保所提交的材料符合法定的种类、格式和数量的要求。从今年开始,对备案材料不符合规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一律暂缓登记,制定机关需限期补正后,方可提交备案。
      (五)实行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签收回执制度。为确保制定机关报送备案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相关材料在寄递、交接、收发环节准确无误、有据可查,方便报备机关和备案审查机关及时查询、了解、核对备案工作情况,从今年开始,实行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签收回执制度。政府法制机构在收到备案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后,应当及时向制定机关书面反馈收件信息,寄递或送达备案收件回执,以此作为制定机关查询和政府法制机构核查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情况的凭证和依据。省政府法制办要抓紧制定备案签收制度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附件: 2013年规章规范性文件登记备案目录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