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山乡致富路:写在2014年白银市迎来首个全国扶贫日之际

17.10.2014  11:41

   中国甘肃网10 月17 日讯  据白银新闻网报道2014年10月17日,共和国扶贫开发工作载入史册的特殊日子。

  2014年10月17日,我国扶贫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

  2014年10月17日,国务院将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一天,决定为首个全国扶贫日。自2014年起,每年的10月17日为全国“扶贫日”,设立“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格外关心。

  30多年前的1983年,就在六盘山所处的宁夏西海固、甘肃定西、河西,合称“三西”的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以“三西”农业建设为标志,拉开了全国扶贫开发的序幕。回眸波澜壮阔的扶贫开发之路,“三西”人民以“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以苦为乐,变苦为甜”的“五苦精神”,展开了一场历时30多年的反贫困斗争。

  习近平在视察我省时特别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要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有计划、有资金、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习总书记从战略的高度就甘肃的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2014年的深秋时节,在国务院将每年的10月17日确定为全国扶贫日的特殊日子里,记者探寻了白银市多年来所走过的艰苦卓绝的反贫困道路。

  忆往昔如歌岁月

  追忆历史,我们豪情满怀,心潮难平。30年,白银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各族儿女绘就了一幅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扶贫开发的历史画卷……

  ——陇中扶贫多艰辛,风雨岁月化彩虹。我市五县区均为“三西”农业建设县,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属国家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平川、白银两区为片区插花县区。全市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极度干旱山区、煤炭关井压产区和风沙移民区,涉及60个乡镇、295个村。面对这片贫瘠的土地,30年来,我市利用各类扶贫投入78.66亿元,其中:扶贫专项资金17.16亿元,扶贫贷款30.8亿元,行业扶贫资金29亿元,社会帮扶资金1.7亿元,使贫困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坚持不懈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全市新建、改扩建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13处,小型水利工程600多项,新增水地58万亩,水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48.5万亩;新修梯田165万亩,梯田面积达到238万亩;实施“121”雨水补灌工程,打水窖15.4万眼,通过新修水利和打水窖,解决了84.2万人、87.8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2003年以来,虽然我市曾连续九年遭受旱灾,但由于水地高产高效,“121”雨水补灌工程、地膜玉米种植全面落实,粮食生产仍创历史最高水平。在2012年大旱之年,仓有粮,窖有水,人心稳定,社会安定。历史上一遇旱灾,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被动局面得到根本扭转。

  ——坚持不懈培育特色产业。我市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攻目标,扶持以日光温室为主的瓜菜产业,以枸杞、大枣等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以养羊、养牛为主的草食畜牧业等,发展三大产业既增加了贫困户收入,又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开发模式,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格局,促进了企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全市瓜菜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林果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肉羊饲养量310.4万只,肉牛饲养量11.4万头。

  ——坚持不懈抓劳务输转培训。我市把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作为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举措,把扶贫与扶智有效结合起来。加大贫困地区“两后生”及“雨露计划”培训输转工作力度,坚持培训工作与市场需求相衔接,采取“校校联合,校政联合,校企联合”的方法,开展订单培训,以订单促培训,以培训促就业,不断创新“两后生”培训输转模式,广开就业门路,达到了培训一人、输转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累计培训“两后生”1.2万人、“雨露计划”2.17万人,就业率达95%以上。

  ——坚持不懈抓整村推进。在整村推进项目的规划上,我市注重向贫困村倾斜,向重点困难户倾斜,使贫困村与富裕村的整体差距、贫困户与富裕户的个体差距明显缩小。在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安排上,做到了整村推进与扶贫到户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相结合、与适度解决落后面貌相结合。1999年以来,我市有组织、有计划、分批次对自然环境严酷、生产条件差、社会发育程度低的376个贫困村,实施参与式整村推进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扶贫效益。

  ——坚持不懈抓移民搬迁。我市通过兴建水利工程,把生活在自然条件最严酷、资源最贫乏、生态环境最恶劣的贫困乡村群众有计划、有组织地迁移到灌区,累计向灌区迁移21.8万人;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目标,实现由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跨越,白银区已建设楼房69幢3170套37.7万平方米,安置移民12400人;通过政府组织、适当扶持、投亲靠友、自谋出路等办法帮助愿意外出的农民去新疆、青海、内蒙古等省市务工,带动举家迁移,寻求发展出路,全市每年有组织地输转劳动力达20万人次以上;对于遭受自然灾害的群众,向水土资源丰富地区迁移2365人。通过以上多种移民搬迁措施,减少了贫困人口的压力,增加了当地人均资源占有量,富裕了移民,拓宽了脱贫致富的路子。

  ——积极构建的扶贫新格局。我市充分利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机遇,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格局。全市落实省、市、县、乡联扶部门单位891个,联扶干部20136人,保证了69个乡镇699个村,每个乡镇至少有1个县级单位联扶,每个村有1名县级干部联扶,20136名联扶干部帮扶24868户困难户,实现了对全市所有乡镇村的全覆盖。2013年各级领导干部为基层和群众解决急事难事3444件,投入资金11.9亿元。

  ——狠抓扶贫攻坚项目的落实。到2013年底,全市片区规划内的甘沟改扩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白银风电、热电联产等一批水利、能源项目已相继开工建设,累计落实行业扶贫投资13.8亿元。中川机场—白银—刘川工业园公路等项目完成初设报告已上报发改委等待批复,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工程已完成规划报告和水资源论证报告等前期工作。

  看今朝宏图舒展

  如今,走进白银市每一户农家,一座座干净整洁的院落让人眼前明亮,一股股清澈的自来水代替了井水……走在白银市广袤的桑田沃间,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景象。繁荣昌盛的新画卷,凝聚着各级扶贫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

  去年以来,特别是省、市“1236”扶贫攻坚行动意见出台后,市委、市政府一手抓专项扶贫,一手抓统筹协调,着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充分调动各行业部门的积极性,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瞄准贫困乡村、贫困群体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强基础、抓产业、促增收,全面实施精准扶贫,举全市之力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市上通过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扶持发展蔬菜、草畜、林果三大支柱产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输转培训步伐、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扩宽农村发展致富门路、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各项政策等措施,2013年全市3个乡镇、30个贫困村整体实现脱贫,8.23万人实现脱贫,贫困面由33.8%下降到27.6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40.1元,比上年增长14.3%。

  “两不愁”逐步实现。通过着力构建“三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格局,以双联行动为载体,聚集全社会力量开展扶贫攻坚,贫困群众愁吃愁穿的问题得到逐步解决。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保障水平得到提高。2013年底,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86%,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99.25%;2014年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全市建制村标准化卫生室覆盖率达到45%;完成危房改造10000户。

  全市突出抓好以“路、水、电、房”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3年底,69个乡镇已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699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油路或水泥路的行政村达到50%以上。农村公路里程达10179公里。截至2013年底,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32.1%,解决了76.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消除了贫困村用电盲点,建制村动力电实现全覆盖。截至2013年底,全市累计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87042户,新建和维修加固农宅建筑面积约615万平方米,共投入资金合计约29.15亿元,贫困户住房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扶贫开发工作要输血变造血,产业趟出“致富路”。脱贫致富,最终要依靠贫困地区的自身发展来解决。白银实现稳定脱贫、持续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产业的“造血式”发展来支撑。全市实施以全面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358”现代农业发展,持续壮大瓜菜、林果、草畜三大主导产业设施蔬菜面积稳定在26万亩,瓜菜面积稳定在80万亩、产量达到200万吨以上。这些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如星星之火,遍及桑田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积极稳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人越挪越活,走出大山天地宽。受自然、生态、地理、交通等条件的制约,白银一些地区的扶贫工作难度很大,“走出去”成为这些地区脱贫致富的唯一出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特困群众的脱贫问题,我市不断加大扶贫移民工作力度,走出了一条从着眼“治穷病”到着力“拔穷根”的扶贫新路。科学谋划易地扶贫搬迁,2013年,我市按照省委副书记欧阳坚在白银调研时的指示精神,拟通过集中安置、插花安置和城市安置三种方式将全市15.27万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通过项目资金的整合,2013年落实易地扶贫搬迁658户2796人,2014年计划实施易地搬迁1219户5335人。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2013年-2014年,全市共投入资金3.1亿元,新改扩建幼儿园240个,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全市累计投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专项资金3.11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13.17万平方米、学生宿舍3.2万平方米,新增仪器设备221台套、图书43.96万册。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25%;2013-2014年,争取中央和省上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8个,总投资2290万元,共培训“两后生”10000余名;全市共落实新改扩建校舍建设项目320个,总投资19.17亿元,规划建筑面积35.5万平方米,消除危房12.4万平方米;各项教育资助政策落实到位。

  强化科技支撑。把科技扶贫作为提升扶贫开发质量和效益的有效抓手,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重点,完善科技服务制度。2013年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62名,全部来自农业科技推广战线,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占50%;50%以上的为基层农技人员。大力开展科技示范乡、村、户工作。2013年认定了20个市级科技示范乡(镇)、50个科技示范村和200个科技示范户。目前,全市共有科技示范乡镇30个、科技示范村211个、科技示范户399户。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全市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保底作用,开展农村低保规范化管理,实现应保尽保。2013年农村居民6.7万户、22.9万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发放保障金3.32亿元。截至6月底,全市两年共改造提升县乡农贸市场30家,建设、改造商品配送中心4家、乡镇商贸中心3家、农家店260家,建设大宗农产品标准化冷藏式仓储设施项目3个,使农村市场体系更趋完善。

  恶劣地区的贫困农民需要“小步”挪窝,更多的农民却需要“大步”下山。为了把劳动力变为生产力,我市运用引导、组织、服务、培训、保障等一整套的组合措施,成功地将这一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帮助农民走出大山,寻得了另一片发展空间。截至6月底,全市累计举办各种专题技术培训班827场次,培训农民7.7万人次,完成技能培训3.93万人次,劳务输转31.07万人,劳务收入达到39.23亿元。

  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13年市级财政安排扶贫专项资金200万元,县级安排1500万元,2014年市级财政安排扶贫专项资金800万元,县级安排3957万元。全市有扶贫互助社216个,互助资金总规模达到3965万元,累计发放借款3681万元;全市共发放牛羊蔬菜贷款10.76亿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5.77亿元,双联惠农贷款4.91亿元。截至2014年5月底,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74.5亿元,农户贷款余额97.45亿元。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双联惠农”贷款12152户,金额7.6亿元,户均6.24万元。

  在贫困山区的田间地头,各帮扶单位干部组成的扶贫工作队始终是扶贫工作的主力军。市委、市政府把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增强贫困村和特困户的造血功能。全年,各级干部帮办实事11257件,宣传政策51019条,反映民意29254条,开展义诊15651人次。送各种农用物资129.5万公斤,折合现金900多万元,落实抗旱资金283.34万元,出动拉水车辆2890辆次,临时解决了3.98万人、1.18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全市先后两期选派328名优秀干部到联系乡村挂职,贴近了群众,接受了教育。

  截至目前,中央和省上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7691万元,其中第一批计划9396万元。第一批计划下达项目已全面启动实施,预计完成当年建设任务的70%以上。计划实施整村推进项目41个,新修梯田12000亩,建设小型水利工程45项,发展水地有效灌溉面积7000亩,砂化、硬化贫困村道路177公里;建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880座,推广以玉米为主的全膜双垄沟播18万亩,以枸杞、大枣为主的经济林果2300亩;培训贫困户“两后生”10810人;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10家,以种养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在贫困村建立扶贫互助协会66个。第二批资金计划8295万元。

  如今,随着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昔日的贫困村贫瘠的土地披上了绿装,水泥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一望无际的枣树随风摇曳,青瓦白墙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民居错落有致……这些无不展示着村民们在扶贫开发的阳光雨露的滋润下的新生活。好一派新农村幸福景象!

  一件件扶贫实事、一桩桩惠民好事、一幅幅脱贫美景、一张张幸福笑脸,人们真切地感受到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扶贫和移民工作给贫困山村带来的喜人变化,使更多贫困人群沐浴在民生的阳光下。

  一串串数字,一个个实例,一处处变化,无不展示出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效,同时也让人看到贫困乡村的希望之光。如今,我市正乘着国家设立的首个扶贫日的强劲东风,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