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 创新 改革 跨越 开创2015年白银市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创新驱动”战略,紧紧围绕推进白银转型跨越、富民强市这个中心,重点突出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创新体系建设,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启动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开展了方案制定、项目谋划、对外合作、平台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一是全力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已建成生物医药中间体产业园和装备制造产业园,面积12.5万平方米,注册入孵企业100家;三期新材料产业园和四期新能源装备产业园总建筑面积58.7万平方米,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其中四期已于2014年10月26日开工建设。目前,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已成功孵化出一批年产值超过3000万的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在孵企业引进硕士、博士研发团队20个,累计开发项目186项,拥有专利149件,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200个。2014年12月,科技部认定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二是广泛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按照“政府引导、高校主导、企业参与”的原则,发挥兰州理工大学新材料领域人才、科研优势,通过整合白银市企业创新资源,合作共建“白银新材料研究院”,已完成建设方案和组织机构搭建等工作,近期将挂牌运行。与上海张江、杨浦及部分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兰州大学达成了共建“兰州大学白银技术转移中心”的合作意向,与西北师范大学达成了在白银共建专家服务基地的合作意向。征集中科院北京分院、兰州分院等科技成果170多项,与我市企业达成对接意向13项。三是启动建设白银生物医药经济园区。在编制完成《白银市生物经济园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确定白银区政府作为建设和责任主体,在银西工业园划拨土地用于园区建设。目前,整体规划已调整到位,控制性详规正在修订完善。该园区将成为我市承接孵化器出孵企业及相关项目的重要平台和白银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四是加快创新团队培育和创新平台建设,选派甘肃省“三区”科技人才62名,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2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五是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国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试点单位13家,登记科技成果55项,完成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2.5亿元;全市专利申请受理615件,同比增长4.1%;专利授权487件,同比增长16%;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03件,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计划目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5%。
2015年,是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科技领域重大改革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谋划“十三五”工作的承上启下之年。2015年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七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全面启动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围绕培育发展“3+4”产业集群,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主线,提高区域创新能力,营造创新发展环境,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支撑。
2015年全市科技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2.1%,财政科技投入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4%,专利申请量达到800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件,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达到2.53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增科技型企业10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以上。
围绕以上工作思路和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推进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
紧紧抓住国家推广中关村试点政策、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机遇,按照“建平台、抓人才、育企业、推项目”的总体思路,围绕“两项重点任务”、“六项具体工作”、“六项改革举措”,全面推进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积极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用好已有政策,争取差别化政策,推动试验区开展科技创新改革先行先试,实现优势领域的重大突破和重点领域的跨越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分解落实《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白银市建设方案》工作任务。建立市级领导联系兰白试验区建设重点项目制度,推进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改造和成果转化项目,为兰白试验区建设工作提供产业和项目支撑。依托兰白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基金,建立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投融资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试验区内企业。推行兰白试验区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督促指导和考核评价,保障试验区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二、逐步深化科技重点领域体制改革
一是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决策、执行、评价、监督的运行机制,完善科技项目管理法人责任制,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强化科技项目实施和经费监督检查,评估结果作为财政后续支持的重要依据。二是构建以实施质量、科研产出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尽快实现职称评审与成果鉴定脱钩;推进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实行奖励项目跟踪问责机制,强化监督和不端行为查处。三是实施股权激励,运用中关村经验,推行股权和分红激励、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四是将科技项目申报验收、科技成果鉴定登记、科技型企业申报等事项纳入政务大厅窗口统一办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五是全面开展创新活动统计调查,逐步改变科技统计底数不清、层级不明、数据滞后的问题,实现科技统计季度化;探索开展科技指标体系监测工作,每半年编制一次全市科技指标监测和评估报告。
三、加速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一是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提升企业核心技术、开发优势产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特色产业基地作为企业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着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二是落实《市政府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鼓励企业引进和培育科技创新创业团队,扶持中小企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创建自有品牌,培育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名牌产品,培育国家或省级科技新产品,帮助一批科技型企业进入“小巨人”企业行列。三是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发展机制,支持联盟编制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承担重大科技项目,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四是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对科技成果转化和引进技术成果再创新重点环节的资金投入,市级科技计划重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类项目,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环境。五是按照政务大厅运营模式,探索建立技术服务大市场,吸引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白银建设技术转移中心。六是加快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完善部门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紧扣产业需求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
四、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一是按照国家级孵化器建设要求,从企业招孵、人才引进、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方面入手,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加大对孵化器建设的持续投入,提升孵化服务能力,促进孵化器长效健康发展。二是继续开展孵化器进校园活动,引导高校师生到孵化器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争取高校大学科技园在白银建立分园;支持和推动各县区孵化器建设与运营。三是加快推进白银生物医药经济园区建设。配合白银区政府完善园区建设方案,加快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服务保障功能,完善各职能部门在土地、税收、金融、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工作力度,支持现有几家孵化器出孵企业落地。四是全面完成“六个十”企业技术创新培育工程建设任务,依托企业和科研院所组建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加强各类创新平台的协同集成创新,强化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意识宣传,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五是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和整合科技服务机构,采取政府资助、购买服务和后采购等方式,促进各类科技服务机构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六是按照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要求,培育建设靖远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指导白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申报成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五、深化拓展科技合作交流工作
紧紧围绕我市产业需求,不断拓宽对外科技合作的范围和领域,创新体制机制,搭建良好合作平台。一是继续深化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省农科院等省内外高校、院所的合作,落实市校、市院合作协议,提升科技合作交流的层次。二是推进兰州理工大学白银新材料研究院建设工作,完善研究院运行机制,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促进白银新材料产业跨越发展。三是加强与上海张江高新区及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规划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园中园和中试产业基地,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四是加强与省科技发展投资公司合作,利用省新材料和环保产业等创业投资基金平台,完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五是积极争取兰州大学在白银建立技术转移中心,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导兰州大学优秀科技成果在我市进行转化、实化。六是积极对接中科院北京分院、兰州分院等院所的科技成果,落实与我市企业达成的合作内容。
六、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按照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工作要求,加强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试点企业、优势企业培育建设工作,开展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执法维权、宣传培训等工作,落实指标任务,确保顺利通过验收。加强市县知识产权机构及队伍建设,强化市级知识产权机构职能,加快行政执法队伍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大专利申请及转化工作力度,按照“量质并举、质量优先”的要求,开展“专利工作提升年”活动,实现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量、专利成果质量“三提升”。突出专利申请资助政策的质量导向,发挥政策资金的引导作用,激励企事业单位申报发明专利,提高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开展以工业企业为主的调研服务工作,深入了解企业专利应用和知识产权储备状况,帮助企业进行专利技术的运用和保护,鼓励企业进行专利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增强专利技术的综合效益。积极开展专利执法维权,探索开展企业技术创新专利导航工作。
七、注重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实施白银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育计划,依托各类科技园区和重大科技项目,引进善于组织研发和成果转化的科技企业家,拥有科研成果的科技专家和工程师,建设一支善于攻坚、能够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二是依托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本地科技领军人才、科技骨干人才以及中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支持高新区加快推进“人才特区”建设和院士专家服务中心运营工作。三是加强科技人才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兰州市优势资源,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教”等多种模式,实施科技人才分类培训计划,着力培养专业性、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四是开展科技专家“两库”建设工作,征集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建设白银市科技顾问专家库,主要开展产业发展及科技重大战略的咨询顾问工作;征集白银市及省属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建设白银市科技咨询服务专家库,主要参与科技项目、科技奖励评审及科技咨询评估等工作;健全完善科技专家出入库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机制。
八、研究编制白银市“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
系统梳理“十二五”科技发展重大成就,加强经验总结和舆论宣传,编制“十二五”科技发展报告。围绕重大战略需求,组织重点领域技术攻关,找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统筹谋划未来五年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布局,编制形成“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加强与其他部门工作规划的协调衔接,引导科技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研究梳理国家、省、市关于科技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开展先行先试政策调查研究,完善创新改革措施,推动政策措施的落实。做好与上级科技主管部门的沟通衔接,争取将全市科技重点工作计划纳入全省科技规划。
九、加快推进部门职能、方式、作风“三转”工作
按照法治型、服务性、廉洁型机关建设要求,推进科技部门工作职能、工作方式、工作作风的合理转变,进一步调整完善机构职能设置,加强县区基层科技工作力量,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转变为民服务作风,强化对创新发展和科技改革的宏观管理。巩固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继续抓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后续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一岗双责”要求,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相关规定,坚决纠正“四风”。加强依法行政,落实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制度,推进部门信息公开,提高科技管理法治水平。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日常管理,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业务能力提升。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实行市县科技系统干部联系企业制度,每名干部定点联系3-5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帮助和指导企业健全完善创新工作制度,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