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六大重点工作

30.12.2014  17:29

  中国兰州网12月30日消息  新常态下明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繁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为此,省委十二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既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也要科学把握、抓主抓重。全会要求全省上下要牢牢抓好六个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点工作。

   一、深化扶贫攻坚行动

  会议提出,明年我们必须在深入推进上下功夫,进一步量化各项任务的指标,倒排进度抓落实。总体上要推进三个“深度融合”:一是推进扶贫攻坚与双联行动深度融合。双联帮扶单位和干部要结合新一轮建档立卡工作,在帮扶目标、内容、方式上与“1236”扶贫攻坚任务相融合,进一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使这两项行动互促共进。二是推进扶贫攻坚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深度融合。我们要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和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注重深化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产权制度以及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逐步把沉睡的资产变成流动的资本,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和扶贫攻坚新动力。三是推进扶贫攻坚与社会扶贫济困深度融合。今后要进一步完善整合内部力量和有效借助外部力量的工作机制,引导和组织非公经济、社会爱心人士及甘肃籍在外工作人员投身贫困地区开发建设,着力构建定点对口帮扶、东西扶贫协作、双联行动平台、“行业协会”帮扶、“民企陇上行”行动等“五位一体”社会扶贫大格局。

   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会议提出,着眼提升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力,统筹推进各项改革任务,最大限度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研究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找准经济下行的症结成因,推出兼顾当前和长远的改革举措,明年要在国资国企、科技体制、市场体系、财税体制、金融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二是做实做好方案。省委改革领导小组特别是承担具体任务的专项小组,既要提升政策和理论水平,把中央的大政方针研究好,吃透上情;也要加强调查研究,在每项改革方案出台前都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深入研究,摸清下情。在此基础上,把中央精神和我省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使方案更具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三是狠抓措施落地。改革能不能取得实效,不仅要看有没有一个完善的方案,最终要看出台的举措能不能落到实处。因为改革往往触及既得利益,各种“梗阻”是难免的,所以有关方面要加大协调推进力度,不能让改革流于形式,甚至半途而废。同时,省以下改革领导小组要加强工作衔接,确保无缝对接。

   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今后,要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型升级发展的重大工程来抓,在战略谋划上突出顶层设计,明确创新的总体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对全社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民营科技企业总数等核心指标都要有量化要求;在战略主体上突出企业地位,积极把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资源引入企业,我省有各类科研院所129家,政府要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引导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稳定的联盟,同时将科技服务覆盖到企业,开放和共享科技平台设备;要将创新政策积极落实到企业,如可以设立省级科技创新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企业的创新技术和项目,撬动各类企业、科研院所、产业园区和技术开发区对研发的资金投入,这方面的力度要加大;在战略方向上突出产业升级,围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新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和信息技术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云计算、3D打印、未来网络等前瞻先导产业,加强技术研究,组织开展重大技术专项,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省里要加快培育和打造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各地也要培育和建立自己的主导、特色创新性产业;在战略布局上突出以点带面,发挥省内科教比较优势,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发挥各地的创新比较优势,同频共振,争取把我省打造成为西北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