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亮点
原标题:2014新进展 新成效(二)
——图说政府工作报告
贫困地区面貌有了新变化
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8个贫困县为主战场,以“六大突破”为重点,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全省减少贫困人口140万人。
能力素质提升
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43.4万人
其中32.8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实施“两后生”学历培训教育22万人
贫困群众创业就业能力不断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通建制村沥青(水泥)路1万公里
建制村通畅率达到70%,提高12个百分点
解决180万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
贫困地区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5%
贫困村动力电覆盖率达到80%
改造农村危房20万户
富民农业培养
加快发展牛羊养殖、马铃薯、中药材、林果、高原夏菜等特色产业
完成8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
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
易地扶贫搬迁
投入资金60.6亿元
实施易地搬迁4.68万户23.34万人
财政金融支持
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8.32亿元
增长41.5%
新建贫困村金融服务网点401个
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发展到3944个
面向贫困地区的小额贷款产品达到20多种
“双联”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等金融产品达10种以上
贫困地区贷款余额增长25.05%
全年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223.48亿元
办理再贴现113亿元
全年支农再贷款限额居全国第三位
公共服务体系
新建改扩建乡镇幼儿园316所
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151万平方米
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8个贫困县定向招录本专科学生8057名
实施贫困村卫生室建设项目1463个
通过民生实事项目招录1500名医学类大学毕业生到贫困乡镇卫生院工作
全省建成6625个行政村“乡村舞台”,覆盖率达到41.39%
深入推进作风建设
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双十条”规定,建立责任制抓省政府整改方案的落实,坚持力度不减、措施不松。
★开展窗口服务、政策落实、行政执法等领域专项治理,着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
★加强督促检查,推动重大部署和重点任务落实,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整治惠农资金和城乡低保发放中的不正之风成效明显。
★修订省政府工作规则,完善财政资金、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等管理制度,健全办公用房、因公出国、公务接待等管理办法。
★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及社会监督、舆论监督,659件人大代表建议、767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
★积极推进政务公开,现行320项行政审批项目已全部进驻省政府政务大厅,实行集中统一公开办理。
★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8部,制定政府规章6部。
★建立省政府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
★加强审计监督,政府系统纠正违规资金159.66亿元;强化行政监察,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612人,移送司法机关104人。
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尽心竭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省级财政下达339亿元资金,年初确定的10项23件为民实事全面完成。
就业创业
加强就业创业工作,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9.5%。新增城镇就业43.5万人。
劳务输转
输转城乡劳动力538.6万人,创劳务收入815.6亿元。
社会保障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城乡低保标准提高15%,农村五保户供养省级补助标准提高25.5%,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由年人均280元提高到320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月人均60元提高到65元。首次为全省10万名特困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新增养老床位1.36万张。
住房保障
新开工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8.89万套,基本建成13.49万套,发放公共租赁住房补贴2.34亿元。
灾后重建
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岷县漳县地震灾区城乡居民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完成目标任务,岷县“5·10”雹洪灾后重建任务总体完成。
综合治污
强化污染综合防治, 8个市州政府所在地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兰州市按新标准优良天数达到250天,同比增加57天。建成67个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列入国家规划的重金属污染重点治理项目有26项建成运营。
社会事业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11个县实现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目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201万名学生。19.93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新增22个硕士专业学位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成功,麦积山石窟等5处遗产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金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通过国家验收。有69个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项目列入国家文化产业重点项目。
食品安全
制定实施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问责、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强化全过程风险管控,食品药品监管进一步加强。
安全生产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3%,直接经济损失下降27%。
防灾减灾
加强灾害预警和应急调查,主要灾害易发区域灾害监测预警全覆盖,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
治安防控
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校园安全、街面防控、道路畅通、服务提升、警务公开等服务民生专项行动,平安甘肃建设全面推进。
基层运转
强化基层运转保障,乡镇公用经费省财政补助由23万元提高到50万元,村公用经费省财政补助由0.8万元提高到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