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甘肃省建材工业平稳发展

02.02.2015  20:06


      2014年,在全省工业增长放缓进入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省建材工业平稳发展,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产品产量继续增长,经济效益指标下行拐点初现,增量不增效现象较为突出。   
      一、基本情况
      2014年,大多数产品产量继续增长,新型建材增长普遍高于传统建材。1-12月,规模以上建材企业累计生产水泥4926万吨,同比增长9.91%;平板玻璃538万重量箱,同比下降10.29%;商品混凝土1832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8.63%;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14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4.24%;水泥混凝土电杆14.64万根,同比增长37.15%;陶质砖7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77%;纤维增强塑料制品54.83吨,同比增长136.74%;石膏板7984.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1.2%。
      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280户,同比增加22户,亏损企业70户,同比增加11户。主营业务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4.3%。资产总额439.5亿元,同比增长15.8%。资产负债率54.3%,同比下降6%。利润总额16.1亿元,同比下降16.5%;应收账款59亿元,同比增加5.4亿元。其中水泥制造企业66户,亏损企业22户。主营业务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2%。资产总额233亿元,增长8.5%。利润总额12.5亿元,同比下降7%。资产负债率54%,同比下降2.8%。应收账款16.55亿元,同比减少1亿元。
全行业完成投资额240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水泥制造业完成投资约39.65亿元,同比下降19.92%,已连续两年出现下降。
      二、经济运行中出现一些突出问题
      我省建材行业尤其是水泥行业,去年在产量继续增加,由于受到外来水泥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等因素,价格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走势,造成利润走低。
      1、水泥、玻璃供需矛盾加剧。从2014年上半年开始,由于宁夏天元锰业水泥低价进入我省部分地区,加剧了我省水泥市场竞争,水泥销售困难,库存增加,价格下滑,水泥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随之下降。蓝天浮法玻璃公司库存增加,售价逐级走低,效益继续下滑,企业再度走入困境。
      2、增产不增效的问题显现。全行业生产增速和利润增长出现反差,去年主要产品产量和主营业务收入都在增加,但利润下降16%。其中水泥利润下降7%。
      3、货款拖欠严重,应收账款净额及其增长率过高。去年应收账款59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应收账款28.3亿元,同比增加12%。不过,水泥制造应收账款16.55亿元,同比出现减少。销售赊账过多,特别是商砼站欠款严重,给企业正常运行带来很大困难。
      2015年甘肃省铁路、公路、机场、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兰州新区、兰州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将继续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建材工业发展的势头依然强劲。同时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的既着眼于当前又着眼于长远的政策措施,效应将会得到陆续显现,我省建材行业平稳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是建材主要产品价格下降、水泥在建项目较多可能导致潜在的产能过剩、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建材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建材工业缺乏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等问题仍然较多。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