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甘肃平川区农业产业工作发展略记

15.12.2014  16:44

  中国甘肃网12月15日讯  据白银新闻网报道 从传统产业中孕育出增收“金花”,在组织农民发展产业上狠下功夫,近年来,天水市平川区经不断努力创新,基地化、规模化、品牌化,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产业。今年,预计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70元,全年可减贫6000人。

  全新的农村面貌、新型的农业产业、干劲十足的农民……在希望的田野上,平川区的农村风貌正在一步步改头换面。

  倍增计划增五年

  平川区立足实际,精心谋划,制定了5年农民倍增计划。及时制定《白银市平川区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意见》,并调整农业发展思路,把着力点放在发展特色产业上,农业效益得到全面提升,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6.23亿元。

  截止目前,全区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26.1万亩,预计粮食总产量3.9万吨,实现总产值1.176亿元;新增规模养殖场11个,发展到75个,新增规模养殖户58户,发展到2558户;以水泉镇为中心,兼顾共和、宝积两乡镇部分村社日光温室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发展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3万亩;以红枣、苹果、枸杞等为主的林果种植基地,发展经济林果面积6万亩;发展订单农业3万亩;新增休闲观光农业园1个和10家乡村旅游农家乐;努力培育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竞争力强、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体系的整体提升。

  就业创业解难题

  我区进一步加大投入,整合培训资金,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对农民的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增加农民就业技能,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截止目前,全区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到人均纯收入40%以上。

  区财政每年投入农业资金达300万元以上,乡镇财政每年投入100万元以上投入农业方面,解决籽种改良、技能培训、生产环节等问题。从财政、扶贫、科技、农牧等上级相关部门争取落实农业项目200万元以上,用于种养特色产业、加工企业以及生产技术等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组织农民“走出去”就业。在发达地区建立劳务基地,通过各类培训机构“定向培训”,实现异地就业,促进劳务输转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由自发型向组织型、由短期型向长期型转变。

  惠民政策显活力

  我区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确保各种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民手中,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重点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育、计划生育、农民建房、农民专业合作社乱收费乱罚款行为的监管,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缴费财政补助和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积极推进农村适龄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健全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和专项救助制度,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孤儿基本生活费、抚恤优待标准与物价挂钩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全面落实农村低保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费用由政府全额承担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