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发布201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05.06.2015  12:34

 

                                         

 

为全面反映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实际,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和就业的良性互动,我校招生就业工作处与各学院对201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分析后编制了《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现将主要内容摘要如下:

1. 基本情况

我校2014届本科毕业生共3957人,其中男生2540人,女生1417人,少数民族学生185人,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64.19%、35.81%及4.68%。毕业生来自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甘肃生源为主,外省生源中河南、陕西、山西、湖南、河北等省份的人数较多。毕业生涉及7个学科门类,其中农学类1364人,占34%;工学类1149人,占29%;其他学科门类共1454人。

以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监测系统”的数据为准,2014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截止2014年8月底)为43.04%,较2013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年底就业率为90.88%,其中升学549人,占13.87%;在行政事业单位就业367人,占9.27%;在国有及民营企业就业2468人,占66.31%。毕业生面向全国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就业,以甘肃、新疆、北京、陕西和广东等地为主。

针对2014届毕业生,与我校联系选聘毕业生的单位达346家,提供岗位6420个,需求岗位数与毕业生人数比接近2:1。其中有220家用人单位来校举办各类校园招聘会,选聘毕业生较多的单位主要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大集团、伊利集团、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兰州银行等。

2. 就业特点

甘肃省依然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2014届本科毕业生中,有2230名毕业生选择在甘就业,占到了已就业人数的62.01%,为服务我省“三农”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农业行业仍为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流向。700余名毕业生选择在农、林、牧、渔业就业,占到了就业人数的24.56%,远高于在其他行业就业的比例。

非公企业已成为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除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以外,已就业的毕业生中有64.96%的选择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3. 质量评价

学校于2014年暑假及寒假期间组织了大规模的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回访活动,对4000余名毕业生及600多家用人单位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共收回有效问卷4509份。对问卷调查及访谈资料相关数据分析后发现,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持满意态度,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务实肯干、敬业勤业;而对于欠缺之处,用人单位的评价多集中在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沟通表达以及自信精神方面,特别是一些理工类毕业生动手操作能力欠缺显得尤为突出。

4. 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学校重视就业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反馈作用,在办学过程中注重以社会需求为中心,将就业状况与学科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制定三方面的工作实行联动。2014年,学校对45个本科专业进行了系统评估;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近3年各专业的社会需求及就业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以此作为设置学科专业、确定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2015年计划对4个本科专业限制招生规模并暂停6个专业的招生。

5. 工作举措

一是加强就业组织领导,完善就业工作制度。全面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努力构建学校、部门、学院三级联动、较为健全的就业工作体系和全校上下齐抓共管的就业工作机制;制定了《甘肃农业大学本科招生就业工作考核办法》、《校园招聘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创业管理和评价体系,保障并促进了我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有效实施;定期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就业形势,明确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目标任务,逐级落实工作责任,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就业,事事服务就业”的良好环境氛围,“领导重视、部门统筹、学院负责、教师关心、校友关注、同学互助”的工作理念已基本成为全体师生员工的共识。

二是贯彻各级就业政策,落实各项就业措施。切实落实《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制定了《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通过整合各方面资源,组织实施了“就业指导行动计划”、“就业服务行动计划”、“创业带动就业行动计划”等;继续开展了每年一届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月”、“毕业生就业服务月”以及“毕业生追踪回访调查”等活动;创造性地开展了全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大赛”、“毕业生面试技巧大赛”以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坚持招生就业“一盘棋”,实行招生与就业联动,坚持各专业招生规模与就业水平相联系,督促学院重视就业工作。

三是积极开展就业宣传,努力拓展就业市场。通过改版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全面推广使用“全国大学生就业一站式服务系统”,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及时宣传解读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提高政策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了学校、学院、班级三级联动的政策宣传网络,努力让每一位毕业生都知晓、用好就业创业政策;通过校企合作、专业设置调研、校友回访等方式,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努力开拓就业市场、收集就业信息,同时积极邀请成功企业家和校友来校为大学生举办就业创业报告讲座,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和市场需求。

四是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大力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和就业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普遍提高了全校就业工作人员指导就业创业工作的能力;同时通过开展集体备课、讲课竞赛等活动,完善课程体系和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规范了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保证了教学效果,帮助引导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职业观,增强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组织开展了“我的未来我设计”主题职业生涯设计风采展示大赛、“创业成就梦想、行动改变命运”主题创业计划大赛等。2014年,在甘肃省第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10名学生获得了每人1000元的资助;我校优秀团队“钙果村种植基地”项目荣获三等奖,并获得2000元的奖金;FOX光影工作室团队“大视野微视频”宣传推广项目荣获优秀奖,并获得1000元的奖金;在“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华龙杯首届甘肃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学生黄凯所带领的“甘肃青年创业联盟”创业团队荣获三等奖,并获得20万元创业基金。

6 .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毕业生就业观念保守求稳,有业不就现象突出。从主观原因来看,部分毕业生,尤其是部分家长的就业观念保守,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毕业生不愿意出省就业,不愿意到非国有单位就业;部分毕业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对所学专业信心不足,存在“学农不爱农、学农不务农”的现象。从客观原因来看,我省目前的各种基层项目考试(基层事业岗位、三支一扶、进村社区等)就业扶持政策时间比较滞后,导致了部分毕业生有业不就,部分学生为了以“择业生”的身份报考各种基层项目,虽然在校期间已签订了就业协议,但是在离校前却选择办理解约手续。

二是用人单位管理不规范,毕业生就业心有余悸。分析我校近三年毕业生毕业后调整工作的原因后发现,有近15%的毕业生是因为用人单位不能履约,没有兑现签约时的承诺。部分用人单位不遵守法律法规,只考虑企业利益,不考虑毕业生权益,这种不端行为严重侵犯了毕业生的合法就业权益,也成为毕业生特别是涉农专业毕业生“有业不就”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是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操作技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要求。受地方农业院校经费缺乏等原因影响,学校实践教学投入仍显不足,农业院校学生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就业见习等环节经费需求较大,但随着学生人数增加,各类实习实践活动受到很大限制,而经费不足成为主要原因。随着国家和省上发展战略的快速转移,社会需求专业变化很快,但是高校师资、设备等方面的适应能力有限,导致明知部分专业社会需求旺盛或不足,但却不能及时更新观念进行调整。

7. 改进措施

一是加强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进一步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培训,制定师资培训计划,全面提高就业工作人员指导就业创业工作的能力。同时,会同教务处及学院组织任课教师积极开展集体备课、课程讲评等活动,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加强教学质量监督,规范《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水平和效果。

二是努力促进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积极邀请知名校友、企业家、学者等来校举办专题报告、讲座,通过优秀校友讲体会、专家学者讲形势、创业典型讲经验等多种形式,帮助毕业生调整就业预期,引导广大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和就业观,科学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积极主动就业创业。

三是全面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进一步落实《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和《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好“就业指导月”和“就业服务月”活动。继续通过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大赛”、“毕业生面试技巧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以及针对性的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能力、政策性招聘应考能力培训等专项活动,全方位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四是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实践操作和社会适应能力。结合学校本科专业评估、报考率、就业率等实际,通过加强专业建设与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修订人才培养计划等,不断突出学校办学特色,主动贴近市场,积极适应社会需求,增强专业人才面向社会的适应性。同时,配合教务处和学院建设优质教学实践和就业见习基地,帮助学生通过实习实践增强动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