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简况二
2014年,全省各级卫生计生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部署实施“单独两孩”政策,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努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一、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
2014年,各地加强重点疾病防治,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积极实施国家规划免疫,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014年底,全省共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061家,人员数达2.64万人,卫生技术人员14091人。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3个,人员数达4974人;卫生计生监督机构92家,拥有一支1787人的监督队伍。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人员由2013年的5.62人下降到2014年的5.44人。
(二)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改善
一是全面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成效。截至2014年底,全省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520例,其中艾滋病病人931例;死亡426例。目前1034例艾滋病人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100%以上的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了艾滋病筛查实验室。
二是继续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加强肺结核患者发现率,规范患者管理。2014年,全省共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患者17371例,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3637例,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治愈率达94.9%。
三是落实重点地方病综合防治措施。截至2014年底,对2840名大骨节病适宜患者、740名克山病适宜患者给予治疗,对碘缺乏病高危地区19546名重点人群实施补碘措施,全省碘盐覆盖率达99.6%,有力的促进了地方病防治工作。
四是综合防治慢性病。落实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与措施,创新慢性病防治工作模式。截至2014年底,建设4个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省53个县(市、区)启动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在全省56个县(市、区)开展死因监测,14个县(市、区)开展慢性病监测。在全省22个县(市、区)实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培训近500名基层医务人员,为20万名适龄儿童开展免费口腔健康检查。
五是全面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救治管理工作。截至2014年底,已在各市州建立了救治管理网络。对17352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管理并提供康复指导。全国严重精神障碍管理信息系统覆盖全省1411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有52314例患者信息录入数据库。
六是城乡卫生面貌得到较大改善。截至2014年底,农村累计改水受益人口达2077.55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00%;1500.5万农村人口饮用自来水,334.08万户农村家庭使用卫生厕所。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2013年的66.17%提高到2014年的72.22%,卫生厕所普及率由2013年的66.85%提高到2014年的68.90%。截至2014年底,全省累计命名3个国家卫生城市、1个国家卫生镇(县城);11个省级卫生城市,38个省级卫生镇(县城)。
(三)全省免疫规划维持在较高水平,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
2014年继续实施扩大全省免疫规划,有效预防和控制脊髓膜炎、麻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乙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相关传染病。截至2014年底,全省1岁以下儿童卡介苗、脊灰疫苗1剂、百白破疫苗第1剂、含麻疹成分疫苗第1剂、乙肝疫苗第1剂报告接种率分别为 99.9%、99.87 %、99.84 %、99.8 %、99.88%。
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2014年,全省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49851例,发病率330.82/10万;报告死亡110例,报告死亡率0.42/10万。全省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乙类传染病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梅毒、布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4.55%。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丙类传染病是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98.36%。
(四)妇幼健康工作进一步加强
组织开展“妇幼健康服务年”活动,积极推进妇幼健康资源优化整合,保障单独两孩政策顺利实施。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妇女常见病筛查管理,全面促进和保护妇女儿童健康。2014年,全省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4.34%、住院分娩率99.31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3.36%。与2013年比较,各项妇幼保健指标明显提高。农村住院分娩率由2013年的98.89%提高到2014年的99.19%。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患病率达1.51%。
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据妇幼卫生监测,全省孕产妇死亡率从2013年的22.96/10万下降到2014年的19.47/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7.73‰下降至6.85‰。婴儿死亡率从6.48‰ 下降至5.62‰。农村孕产妇死亡率从2013年的25.17/10万下降至2014年的19.52/10万,农村婴儿死亡率从6.73‰下降至5.76‰。
二、计划生育
2014年,稳妥扎实有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扎实做好各项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一)单独两孩政策平稳实施。
截止2014年6月30日,全省符合单独两孩政策的单独夫妇共有48437对,其中非农业单独夫妇34857对、农业单独夫妇13580对,分别占71.96%和28.04%。据《甘肃省单独两孩政策执行情况月报表》显示,截止2014年12月31日,全省共受理单独夫妇再生育申请4826对(城市4097对,农村729对),占目标人群的9.96%;已审批4619对(城市3909对,农村710对),占申请对数的95.7%;已怀孕781对,已生育338对。总的看,政策实施开局良好,态势比较平稳,没有出现扎堆申请、生育现象,生育水平没有出现大的波动。
(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省录入流动人口个案信息326.63万人,信息入库率达到100%。
简化流动人口生育证件办理流程,通过承诺制为跨省流动夫妻办理一孩生育服务登记593例。全省建成16261个免费药具发放网点,配置自助发放机773台,实现了计生药具发放“零距离”。全省流动已婚育龄妇女中应落实免费技术服务23.79万人,已落实20.64万人,免费技术服务落实率为86.13%。
(三)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
2014年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三项制度”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5.86亿元,省级财政配套1.6亿元;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收益57.89万人,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受益3.8万人,西部地区“少生快富”工程受益8.54万户。
三、食品安全监管与监督执法
2014年,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围,强化依法综合监督。
(一)扩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围
根据各市州报告,截至2014年底,全省设置食品中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点14个,对9类2309份样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对11种2338份样品中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在64个医疗卫生机构设置监测哨点,开展食源性疾病检测试点工作。
(二)加大公共场所和学校卫生监督力度
截至2014年底,公共场所实际监督22844万户,监督覆盖率79.57%,进行经常性监督52392户次。依法查处公共场所卫生案件821件。截至2014年12月底,学校卫生监督实际监督7013户,监督覆盖率74.35%,经常性监督11376户次。依法查处学校卫生案件37件。
(三)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继续开展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专项整治
截至2014年底,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和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实际监督1377户,监督覆盖率88.84%,进行经常性监督2785 户次。抽检饮用水和涉水产品样品5622件。依法查处生活饮用水卫生案件41件。2014年,全省共监督检查126家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监测2135件餐饮具,合格率98.22%。
(四)加大传染病防治和消毒产品监督执法力度
截至2014年底,传染病防治实际监督6365户次,依法查处传染病防治案件327件。消毒产品生产单位实际监督61户,监督覆盖率96.83%,进行经常性监督106户次;消毒产品经营单位进行经常性监督124户次,抽检消毒产品1168件,合格率87.33%。
(五)医疗卫生和血液安全监督执法力度不断加大
截至2014年底,医疗卫生实际监督16850万户,监督覆盖率71.06%,进行经常性监督35421户次。依法查处医疗卫生案件1294件,无证行医案件492件。采供血机构实际监督17户,监督覆盖率88.89 %,进行经常性监督44户次。依法查处采供血卫生案件4件。
(六)加强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监督
截至2014年底,职业卫生实际监督43户,监督覆盖率66.15%,进行经常性监督75户次。依法查处职业卫生案件0件,放射卫生实际监督956万户次,监督覆盖率82.84%,进行经常性监督1983户次。依法查处放射卫生案件78件。
(注:以上第三部分的(四)、(五)、(六)部分数据与2014年甘肃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有不符,主要原因:一是经许可的管理相对人信息未及时录入信息报告系统,实际已开展日常卫生监督工作,但系统中未反映到;二是实际开展了监督检查工作,信息报告存在漏报、延迟报告等问题;三是个别管理相对人已不再继续开展相关工作,但系统中未及时剔除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