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创新点

20.07.2017  15:40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来,土地变更调查新机制不断得以完善,一些相对成熟的做法和制度陆续固化下来;同时,每年又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进行优化调整。2016年,国土资源部在总结近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出台了《土地变更调查技术规程(试用)》,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的内容、流程、方法及技术要求更加规范,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的创新点:

   一是科技创新驱动新技术应用,调查监测成果精度更高。 2016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充分利用最新卫星数据产品,不断推进卫星技术集成应用,遥感数据分辨率较上年度有所提高,有力确保了调查成果的精度。全面采用“互联网+”调查技术,在对所有变更图斑进行内业抽样检查的基础上,对重点地区和重点地类采用“互联网+”调查技术开展外业抽检,实现了核查工作的便捷和高效。

   二是出台《土地变更调查技术规程》,调查工作更加规范。 在全面总结、完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历年变更调查工作成熟做法的基础上,出台了《土地变更调查技术规程(试用)》,将变更调查内容、流程、方法及技术要求等相对固化下来,促进了变更调查工作规范化、程序化。《规程》的出台,既使得管理政策与调查技术相对分离,又实现了调查技术和调查政策的公开透明,提高了地方调查工作的可操作性和便利性。

   三是针对新情况新问题,采取一系列新措施,调查工作针对性更强。 针对去年多地洪灾损毁耕地等情况,采取一系列新措施,有针对性地指导地方按程序开展变更。一是积极响应地方需求,经商相关部门,共同拟定了灾毁耕地标准和要求,确保灾毁耕地变更有章可循。二是将灾毁耕地变更图斑纳入外业抽样检查,确保成果质量。三是针对耕地流失迹象,明确并完善了耕地内部地类变更、农用地变更为未利用地的相关要求。要求地方原则上不得将水田变更为水浇地或旱地、不得将水浇地变更为旱地;除生态退耕或其他依法调整外,不得将耕地调整为其他农用地。同时,加大了新增耕地的核查力度,重点开展了土地整治项目区外新增耕地的逐图斑检查,准确掌握耕地变化的实际情况。

2016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新闻发布会 透露采矿用地在全国普遍呈增量放缓态势
  采矿用地在全国各区域普遍呈现增量放缓态势,中部地区最为明显,降幅达到40.国土资源厅
2016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开展情况
  依据《 土地管理法 》和《土地调查条例》,国土资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