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42项申请获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8 月 18 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我校42项申请获资助,批准经费共计2099万元。其中,面上项目3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项(详情见附件)。
自2010年以来,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从申报数量、立项数量和项目经费等方面稳中有升。申报数量从77、104、150、189项到2014年的191项,年平均增长率24.25%;项目立项数量也同步提升,从15、22、32、31项到2014年的42项,年平均增长率29.51%;相比申报数量和立项数量,项目经费的大幅增长引人瞩目,从2010年到2014年,资助经费分别为:384、1055.1、1537、1426、2099万元,年平均增长率达65.11%。与2010年相比,2014年资助经费增长了5.5倍。
基金负责人趋于年轻化。近5年,年龄在30~39岁区间基金负责人逐渐增多。2010年,我校基金负责人无39岁以下人员,而到了2014年,42位负责人中有24位为39岁以下人员,年轻教师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年龄比例从2010年的4.55%上升到2014年的51.55%;而50岁以上负责人所占比例逐年下降,从2010年的53.33%下降到2014年的19.05%,40~49岁区间年龄结构从2010年的34.11%下降到2014年的25.58%。副高级和中级职称教师获资助比例逐步提高。2010年以前,我校获基金资助者全部为高级职称人员,且80%以上为正高级职称人员。从2011年开始,逐渐出现由讲师、其他中级职称(含实验室和助研人员)或中级以下人员(助教和未定级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且比例逐年上升。如2014年,我校基金项目负责人中,教授占35.71%,副教授占28.57%,中级及中级职称以下人员占35.72%。年轻教师将日益成为基金申报工作的优势群体和主要力量。
自2009年国家设立地区基金以来,我校基金申报数量、资助数量和经费直线上升,尤其在 2011年国家整体提高了地区基金的资助额度后,我校基金项目经费更是成倍增长,学校对基金工作也越来越重视,支持力度也逐年加大。
为激发老师们的申报积极性,提 高 老师们基金撰写能力与水平,有效提升学校基金资助率。近几年,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证基金工作在良好的环境中稳中求升。自2010年开始,学校每年举办2~4次基金专场培训辅导会,邀请基金委相关管理人员和基金评审专家,对全校教师进行基金申报知识的普及,使他们了解基金申报的意义、评审立项过程和不同类型项目资助的重点及比例等细节问题,在提 高 老师们积极性的同时,使他们能够理性对待基金申报,科学撰写申报材料,并敢于正视申报成败。从2013年开始,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培训重点从知识普及深入到分学科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辅导。依据主要科研方向,学校邀请一部分基金评审专家来校,有针对性的对一些学科领域做专业的辅导讲解,提出新想法,拓宽新思路,指出新方向,从专业领域攻关。2014年,为了使基金辅导更加人性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学校决定由各学院依据本院研究领域和方向,邀请不同学科基金评审专家对本院申报材料进行初评把关。通过与申报人面对面交流、讨论与指正后,修改完善申报材料,有效提高了申报材料质量。虽然基金申报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但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学科分布不均衡。获资助项目大多集中在一些传统优势学科上,如草业学院目前在研项目达29项,而一些新型学科目前尚无在研基金项目。针对这种情况,在今后基金申报上,要求传统优势学科的部分老师们要继续努力,争取申报主持第二个项目。“十二五”期间,共计124位老师获142项基金项目,其中有16位老师有2项基金在研,占总人数的12.9%。对于弱势学科,在学校继续加强工作力度,鼓励、支持和帮助的同时,要求老师们加倍努力,保持申报积极性,迎难而上,争取有所突破。其次,希望老师们在申请项目前仔细领会当年指南精神,注意新政策,严把细节问题,减少初评失误率,提高申报成功率。
总之,通过基金辅导培训、专家预审和奖励等一系列举措,学校基金申报取得了显著地成绩,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和学术声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附件: 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资助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