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2014年平安建设工作巡礼

22.01.2015  14:35

  原标题:情系百姓万家安——我州平安建设工作巡礼

  刚刚过去的2014年,每一个临夏人都感到生活得很幸福,幸福来自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各行各业安全运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这一年,我州平安建设工作写下了精彩的篇章!

  拉开大平安建设的序幕

  2014年初,州委、州政府要求把平安建设作为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的基础性工程、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同时,提出了“三个强化、三个加强和建立三项机制”的总体要求,调整加强州综治委领导力量,由州委主要领导同志担任综治委主任;州委常委会议、州委常委扩大会议、州委工作会议先后10次研究部署平安建设工作。

  在工作中,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政法工作、深化平安临夏建设、创新社会治理、“三长”接访、“三警”教育、进一步加强禁毒工作的决定、意见、实施意见和方案。针对社会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从践行群众路线的高度统筹谋划,开展了“大接访、化积案、顺民怨”活动,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一年来,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各县(市)和州直政法部门,调研指导政法综治工作,研究解决政法部门存在的问题。坚持县(市)重点工作平时考核制度,采取定期督查、专项督查、跟踪督查等方式,紧盯重点任务,实行月督查、季考核制度,注重督查结果的运用,促进平安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按照新一轮平安建设的新要求、新目标,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加强整体谋划部署,推动平安临夏建设的深入开展。州委、州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平安临夏建设的实施意见》,州综治委制定下发了一系列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在巩固和提升永靖县、和政县、积石山县平安县建设成果的同时,积极培育临夏市、临夏县开展平安县(市)争创活动,组织开展了“平安乡镇(街道)”、“平安社区(村)”、“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宗教场所”、“平安边界”、“平安企业”、“平安交通”、“平安市场”、“平安商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一年来,全州建成平安乡(镇)100个,平安城乡社区730个,平安单位736个,平安医院58个,平安学校652个,平安宗教场所2853个,平安家庭13316个。

  一年来,州委、州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的若干规定》、《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若干规定》、《“三长”接访工作实施意见》等5个决定、意见,认真落实州长、县(市)长、乡(镇)长每月定期接访群众制度,集中解决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完善“三级”联调、“三级”联动机制,组织开展百名金牌调解员和优秀调解员评选表彰活动、调解员巡回演讲活动,调动了基层调解组织和广大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全州1199个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部进行了整顿和重建,并补充选任了9576名村(居)人民调解员。对已建的124个企事业单位、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了整顿,共选聘企事业单位、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员769名。目前,全州建立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1453个,人民调解员共有10345名。对重大社会矛盾和积案,逐级落实工作责任,逐案分解落实责任,确定包案领导、承办县(市)和部门,限期化解。

  广泛开展“大接访、化积案、顺民怨”活动,2014年以来,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接访和下访群众,全州共接待群众2750批6119人次;全州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8925件,化解18592件,化解率达98%;政法部门涉法涉诉信访案件1160件,办结1105件,办结率为95%。

  2014年,全州共摸排评估、报备重大事项240个,其中重大项目235个、重大活动4个,重大决策1个,从源头上减少了不稳定因素。

  打好大平安建设的基础

  2014年,全州上下借助“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规范化建设达标年”活动的开展,查找不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根据城市社区、城乡结合部社区、农村社区的实际,分类开展创新试点工作,提出“168”平台建设指导意见。

  “168”平台整合公安、司法、民政、社会保障、信访、人民法院等基层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资源和力量,通过各部门集中办公,建立协作配合、精干高效、便民利民的工作平台,充分发挥基层平台在平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社会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治安突出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切实提高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水平。

  临夏市在全市27个社区中,设立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社会保障、民政低保、民情接待五个服务窗口,公开办事程序,改进服务方式,对财务收支、收费等政(居)务进行全面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永靖县整合30多个部门信息化模块,涉及105项惠农政策,将常住人口信息内容全部纳入阳光服务“一卡通”管理,做到了阳光透明。全州建成城市社区62个,建成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129个,社区社会服务管理站29个。建立了社会服务联办、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警务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的八项制度、八项运行机制。同时,城乡社区和中心村延伸乡镇(街道)平台有关职能,实现了州、县、乡三级和城镇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全覆盖,村级达到90%以上。

  2014年3月7日,全省兰州等五市州信息平台操作人员及电信部门负责人专题培训班在临夏举行,之后州上又立即召开八县(市)综治办主任会议,对全州综治信息化建设作了安排部署。3月25日,州综治办、州电信公司组成专项督查组,对八县(市)综治信息平台建设进展情况专题进行了督查调研,向州委、州政府汇报了综治信息平台建设进展情况,并确定临夏市、临夏县为综治信息平台建设试点县(市)。截至目前,确定培训综治信息平台运维人员1394名,有线终端和无线终端账号确认工作已全面完成,各县(市)已录入数据。

  2014年,州上成立了150人的特警支队,新配备了28辆警务巡逻车,将各县(市)中心城区划分为若干个巡控区,每个巡控区由3名民警配1台警车24小时巡逻,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组建了2545名专职巡防队伍,建立乡村联防队、社区管控队、内部单位保卫科(股)、民营企业保卫组织、保安公司、学校安保组织等六支群防组织1.38万支4.5万人。

  2014年,全州着重在内部单位、金融网点以及重点要害部位两个系统安装视频监控系统384套,防控面达到95%;全州建成公共视频监控1114个,治安卡口36个,防控面达到80%。全州技防工程建设实施“三步走”方法,即综治、公安机关牵头建设公共视频监控工程,重点单位自筹资金建设本系统、本部门的技防工程,其他单位循序渐进、两年内完成技防工程建设任务。

  构建大平安建设的屏障

  2014年,全州上下加强宗教事务服务管理。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宗教界人士制度,在宗教界广泛开展“双百双联”、“三比一促”、“三讲”教育和“和谐寺观”创建活动,最大限度凝聚和谐发展的正能量。开展治安服务进宗教场所活动,有效化解宗教矛盾纠纷,保持宗教和睦和顺。2014年,全州加强“151”工作。重点强化落实交通、消防、校园、生产、食品药品五个方面的安全措施,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去年,全州上下坚持不懈地组织开展“严打”战役、禁毒斗争、重点整治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为维护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施特殊人群、流动人口关怀工程。全州建立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32个,累计发放补助经费536.5万元,安置1073人(其中今年安置99人),建立帮教组织867个2859人。

  州上狠抓军警民联动应急处突综合演练工作,及时制定演练方案,各县(市)成立综合演练工作领导小组,突出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军警与群防队伍相结合两个重点,组织协调公安、武警、民兵应急分队及相关部门组建了1050人的综合演练队伍,组建应急处突分队9个540人,各县(市)建立l5-20人的备勤队伍,同时推行城市大巡防体系建设,各县(市)在坚持日常巡逻的基础上,以城区、县城为重点完善创新巡逻制度,最大限度地加强巡逻警力、延长巡逻时间、加大盘查力度、增加巡防投入,防范、控制、打击能力大幅度提升。

  全州综治部门创新方法手段,丰富宣传载体,注重把握重点、突出主题,多渠道、多角度,组织开展了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等一系列集中宣传活动。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组织全州政法英模事迹宣讲报告团巡回宣讲的通知》、《全州政法系统开展“461”送法律活动方案》、《关于开展学习宣传金牌调解员优秀调解员先进事迹活动的意见》、《关于全州组织开展政法综治先进典型集中宣传活动的实施方案》,从组织领导、宣传内容、宣传重点、实施方法、工作要求等方面做了周密的安排部署。

  2014年,全州组建法制宣传小分队412个,开展宣传3460场(次),建立法治教育基地160个,法治文化广场32个,制作固定宣传专栏645个,举办大型宣传活动573场(次),发放各类法律宣传手册画册7.65万册,宣传资料248万份,展出宣传版面挂图1747块、2080张,接受群众咨询2.1万人(次),受教育群众180.6万人(次)。同时,在甘肃法制报、民族日报等纸媒刊发新闻作品30多篇,在每日甘肃网、新华网、人民网、甘肃长安网、检察新视野、临夏长安网等网络媒体刊发新闻作品1077篇(条),较好地宣传和报道了我州在政法综治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效。大力弘扬正能量,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一年来,全州上下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法治临夏、平安临夏、幸福临夏,为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记者 赵怀斌 麻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