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平凉教育十大新闻揭晓
1. 崇信华亭两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认定
9月1日-2日,由国家督学、陕西师范大学原校长房喻教授为组长的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组,对崇信、华亭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评估认定。9月4日上午,督导组宣布两县顺利通过督导检查,达到了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要求,标志着我市义务教育在推进均衡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反馈意见认为,崇信县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小班化”教学,持续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华亭县探索实行农村小学音体美和英语等紧缺学科教师“走教”授课,有效解决了农村教师数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难题。同时,华亭县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通过建设留守儿童之家等方式,确保留守儿童“有学上、上好学”。
2. 平凉职业技术学院“破茧欲出”
6月29日,平凉高职学院举行奠基仪式。3幢总建筑面积达36000多平方米的学生公寓同时开工,标志着我市首所职业高校进入建设期。 为了优化全市职业教育布局、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市委市政府决定整合平凉师范、平凉农校、平凉工专、平凉体校四所中职学校资源,建设平凉市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基地选址在平凉双桥路以东、泾河大道以南、柳湖路以北,总占地面积530多亩,总建筑面积20.98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6.54亿元。年内,征回土地340亩,开工建设6幢建筑,完成四所中职学校人财物划转,相关机构开始整合,确立了学院筹建期间“一院四校区”的运行模式。平凉职业技术学院的创建,将填补我市高等职业教育的空白,进一步形成市办高职、县办中职,市县(区)分级办学、中高职教育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新格局。
3. 平凉市“全面改薄“项目规划启动实施
12月29日,《平凉市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14-2018)》经市政府同意并上报省改薄办审批,当年我市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补助资金29446万元,市上投入2476万元,县区投入19416万元,156所学校启动项目490个,标志着我市“全面改薄”项目规划全面启动实施。据悉,国家实施的“全面改薄”项目,计划利用五年时间(从2014年到2018年),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市抢抓机遇,因地制宜,科学编制项目规划,全市列入规划的义务教育学校1082所,概算投资20.98亿元(中央8.84亿元,省级4.89亿元、市级9450万元,县区6.3亿元),其中校舍建设17.02亿元,设施设备购置类资金3.96亿元。该项目成为我市近年来投入最多、实施范围最广的重大教育民生工程。
4.平凉市城镇学校布局调整成效显着
今年秋季,静宁文屏教育园建成文萃中学、实验中学2所高中,如期开学。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平凉中心城市及各县区城镇人口急剧增加,市、县(区)政府及时调整策略,把新建城镇学校作为带动学校布局优化调整的重要举措,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兴建学校,城镇学校布局调整取得显着成效。其中,静宁文屏教育园概算总投资10亿元,占地3000亩,规划新建“六校一中心”,其中高中2所,初中、小学、幼儿园及职业学校各1所,教师培训中心1所,目前累计开建校舍30幢,建成校舍23幢。平凉中心城区继成功改建平凉十中之后,在新城区又启动新建广成学校。庄浪县新建实验小学,崇信县新建城区第二小学,华亭县建成西郊小学,灵台县建成城关中学,泾川县建成第四中学。全市城区各类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大班额”问题进一步缓解。
5. 平凉市推动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案例受关注
12月21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西安欧亚学院、搜狐教育频道等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在北京举行颁奖仪式暨学术研讨会,我市 “全方面推动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荣获教育制度创新案例优胜奖,为全国10个市级获奖案例之一。近年来,我市认真分析城镇化发展趋势和农村教育现状,响亮提出“办好农民家门口学校”,针对“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大面积出现的“小校小班”的现象,先后制定出台《平凉市教育局关于扶持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意见》,召开全市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现场会,总结推广崇信、泾川两县经验,落实“联校走教”、结对帮扶和小班化教学、复式教学等改革措施,充分挖掘小规模学校的潜在优势,扶持农村小规模学校由“小而弱”向“小而特”、“小而强”转化,有效提高了农村小规模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6. “四节”活动成为平凉市素质教育亮点工程
3月10日,市教育局印发《关于统筹开展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四节”活动的决定》,对“四节”活动的目标、措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9月10日,全市第二届中小学艺术节展演活动在平凉剧院举行,来自115所学校的1300多名师生同台演出。9月29日,举行平凉市教育系统庆祝建国65周年暨全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优秀节目专场晚会,市四大家领导与师生、家长一起观看演出。9月13日,全市首届中小学读书节演讲比赛分别在平凉一中、平凉四中、平凉二中和市实验小学举行,140多名师生以演讲的形式讲述阅读的心得,掀起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热潮。10月24日,全市首届科技节展赛活动在平凉二中拉开帷幕,活动集中展示了全市师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激发了学生追求科学的兴趣和梦想。“四节”活动立足于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成为我市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特色工程。
7. “片区管理”提升民办幼儿园管理水平
1月9日,平凉市教育局印发《关于推行全市学前教育片区管理全面提升保教工作水平的意见》,要求各县(区)将辖区内所有幼儿园合理划分片区,以片区内的公办示范性幼儿园为龙头,带动民办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发展,形成“联片互动、资源共享、捆绑考核、协作提高”的管理格局。崆峒区率先在平凉中心城区开展试点工作,确定由5所公办示范园结对帮扶5所民办园,选派骨干教师担任被帮扶园的业务园长,驻园指导,在建设管理制度、规范保教常规、开展园本教研、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挖掘本土教育资源、打造办园特色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为充分发挥区域内优质资源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化发展提供了经验,受到省教育厅的肯定。
8. “阳光分班” 保障学生公平享受教育资源
7月8日,市教育局印发《义务教育学校阳光分班实施办法》,要求在全市中小学起始年级实施“阳光分班”,保障每一名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阳光分班”提出四个原则,一是“零起点”原则,要求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入学编班考试;初中不得以小学毕业质量监测成绩编班。二是公平性原则,要求学校按照“班额相等、男女相当”的原则,利用相关软件随机自动生成各班学生名单。三是公开性原则,要求各学校在师生、家长代表全程参与下公开分班,结果当场公布公示,接受监督。四是均衡性原则,要求做到科任教师之间的合理搭配。平凉四中、市实验小学及各县区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积极响应,认真落实阳光分班,《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给与关注和报道,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9.平凉市教育培训中心建成运行
6月9日,平凉市教育培训中心正式建成运行。至年底,已组织实施中西部项目、幼教项目等6个国培项目,培训2797人次;完成了西部阳光基金、华信公益基金、“三计划”项目、中西部校长培训、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等10个省培项目,培训771人次;完成全市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保育员培训、教育系统文秘人员培训、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校长新课改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7个市级培训项目,共13期2493人次。市教育培训中心的建成运行,为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10. 平凉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实施
11月3日,市教育局印发《平凉市持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以初中学段为重点,按照“抓初中、促高中、带小学”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研训机制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特色学校建设和评价方式改革的目标,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市教育局先后组织召开全市初中校长课程改革领导能力建设培训会、全市高中教育质量工作会,持续开展全市课堂教学讲赛活动,对提升校长课程领导能力、更新教师课改理念发挥了积极作用。
供稿:平凉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