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甘肃:能源创新之路 转型绿色发展

08.08.2019  20:10

甘肃是我国能源大省,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第一个规模最大的光热电站都在这里建成。70年来,从石油基地、到风电基地、再到光热电站,甘肃走出了自己的能源创新之路。

这里是甘肃省玉门市,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就在这里建成。在我身边是中国第一口油井——玉门老一井。从1939年投产,到1962年停产,累计出油846吨。原油生产出来之后,怎么外运呢?我们来给大家看一张老照片,在早期,都需要石油工人牵着骆驼向外步行运送原油。到了1956年,当地通上了火车,玉门石油也开始使用火车向外运送了。我们所在的老一井对面的山头,至今还保留着老一辈石油工人居住过的窑洞。最多的时候这里有110多孔窑洞,而现在我们能看到保存完好的有40孔窑洞。在这些窑洞里面,还保存着老一辈工人睡过的土炕,而这里走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铁人王进喜。玉门油田在最多时,年出产原油140万吨,占到了全国原油产量的51%。但是到了2009年,玉门市被列入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面对资源枯竭的威胁,我们的城市该怎么办呢?

如果说深埋地下的石油有可能会枯竭,广袤戈壁滩上的风能就是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这里是有着世界风库之称的甘肃省瓜州县,当地戈壁滩面积超过20000平方公里,达到了全县面积的86%。当地人有一句话说:瓜州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正是这样的地理条件,也特别适合风电的发展。2007年,瓜州县第一台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发电。在我身边就是风电发电机组的一个塔筒,塔筒下端直径就要达到3.5米。在我手上有一个发电机组的模型,我们来看,在当地这个塔筒最高可以高到将近30层楼的高度,达到90米。像发电叶轮的一个叶片,就可以长达50米。现在,甘肃省已经建成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通过西电东送的三条能源大通道,正负750千伏、800千伏、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将清洁能源输送到全国各地。现在瓜州县也从世界风库变身为风电之都,“御风而行”的梦想正在甘肃变为现实。

在大漠戈壁上,除了风能,光能也是非常充足。这里是敦煌百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也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光热电站。整个电站占地面积7.8平方公里,地面设置12000面定日镜,中间设置一座熔盐塔,塔高260米,今年实现了满负荷发电。从上空看,整个电站宛如盛开在戈壁上的银色“向日葵”。在我身边就是一面定日镜,定日镜由35块普通玻璃所构成。它的面积相当于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屋,可达115平方米。定日镜将太阳光能反射到熔盐吸热塔上,里面存储有3万吨可循环利用的液态熔盐,用来发电。熔盐塔不仅能即时发电,而且还能储存能量,这样在晚上或者阴雨天也可以继续发电。这也是亚洲第一座可实现24小时连续发电的百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设计每年发电总量可达3.9亿度,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

从石油基地,到风电基地,再到熔盐塔式光热电站,甘肃省走出了自己的能源创新之路,全面转型绿色发展。

甘肃台报道。

记者:璟慧 子宁 镇云 酒泉台 张鹏 增军 玉虎 洪福 张峰

更多新闻资讯请点击: 甘肃新闻·聚焦全省最新资讯

编辑:杨岬诚

责编:王红岩

主编:张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