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 ”越来越淡的春节

03.02.2016  03:09

    在微信上看到朋友发来的一贴子:“满满的回忆!尕的时候才叫过年,现在只能叫放假!”此语似乎有点夸张,但也直白地道出了如今过年的“年味儿”越来越淡。的确,现在五十五岁以上的人,大约都有这样的回忆:一进入农历腊月,全家人即开始制作过年的东西,缝新衣,买年货,晾腊肉,蒸花馍,扫房屋,贴春联……春节期间,还要烧纸祭奠祖先,除旧布新,放炮点烟花,串亲走友,各种演出活动接二连三,猜灯谜挂灯笼……一直到正月十五闹社火,这年才能算过完。

    然而这些“年味儿”很浓的春节,却逐渐成了一种回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大凡有这么几个原因吧:第一,就是现在生活很富裕,几乎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像前面提到的什么腊肉,花馍,人们已不再稀罕,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尽管这些东西已不像以前那样味儿纯正、保证安全,但毕竟能让你吃到嘴中。过年了再继续吃,而且还比平常吃得更多。致使有些人得了“过年病”: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等,所以一说过年,有些人还真害怕起来;再说第二个原因,现代社会经过“文革”的破坏和后来的经济大开放,只注重财富的增长,几乎割断或忽略了对祖国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认同。所以新的一代,对春节已经没有那种深切的体会和认知。而且这些年来从境外引入的圣诞节、情人节、光棍节等却成了年轻人们疯狂追棒的节日。对祖国的传统节日感情日益淡薄或不屑一顾;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们想利用春节假期长的机会,尽可能地出游,到外面换换空气。尽管这两年兰州空气不断见好,但是人们还是觉得兰州冬天冷,空气又干燥,海拔高氧气似乎不够用,都想到南方、海边去,享受一下绿色湿润气候或海滩阳光,笔者就有几位朋友一到春节期间就到海南、成都等地旅游,一回来就说,嗨,我这咳嗽痰多的毛病,一到那里就全好。所以到春节前后,好多人纷纷逃离兰州,也使兰州春节的人气显得不够旺。

    春节的“年味儿”不浓了,使许多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有点着急,这的确也是个事儿。这些年来,中国有好多传统的文化遗产正在消失,如中国戏曲、老相声、传统杂技魔术等,越来越看不到了,活动范围越来越小。所以建议明年春节期间,请有关方面组织文艺团体复活老戏老古董,让百姓在春节期间熏陶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也算春节有点“年味儿”吧。

    本周话题:说说“年味儿”里的新常态下周话题:新一年新状态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