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时被人抱养60年后寻亲圆梦

26.03.2015  05:16

    

李爱山(中)家人互诉思念之情

    七妹丁世娃和三哥相拥而泣

    兰州晚报讯(记者哈丽娜通讯员雒婧奇文/图)3月24日下午,天水市甘谷县卢家崖湾村丁碎求家出现感人一幕。60年前因生活困难被父母送人,从此失去联系的三哥丁碎泡,终于回来认亲了。踏上家乡土地,现名叫李爱山的丁碎泡老人泪如雨下。他激动地说:感谢山东淄博警方牵线,天水甘谷警方和两地媒体人为他找到家人,终于圆了他的寻亲梦。

    输血揭开身世

    养父去世前,家住山东省淄博市的李爱山做梦都想不到自己是抱养的。他是家中独子,父母对他疼爱有加,倾注一生心血培养他上大学,之后参加工作娶妻生子,一家人幸福地生活着。

    十几年前,李爱山的父亲因为重病在济南接受治疗。期间,病情加重,需要输血。李爱山得知后要求献血给父亲。“你献血不行,我们不是你的亲生父母。”一句话如五雷轰顶,李爱山呆住了。当核实父亲不是开玩笑时,他陷入了纠结,几十年视如亲生的父母一下变成了养父母,那他的亲生父母在哪里?他有兄弟姐妹吗?他们的生活如何?但父亲身患重病,不忍老人难过,李爱山将这一切深深埋入心底,一如既往地照顾父亲,只当什么事都没发生。

    知子莫如父,老人看穿了儿子的心事,临终时告诉李爱山,年轻时,他与妻子在甘肃白银工作,因为没有子女,而李爱山的父母子女太多,养不过来。抱来时他才2岁,叫丁碎泡,后改名李爱山。之后不久,养父去世。5年前,养母拿出一张保存完好的合同,这是当年抱养李爱山时两家人签的协议,从这张纸上,李爱山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甘肃天水甘谷县人,父亲叫丁端仁。

    六旬开始寻亲

    随着身世之谜的揭开,李爱山多次萌发寻亲的想法,但一直没有行动。一方面是怕养母伤心,另一方面当时李爱山和妻子赵国强正在上班,企业效益不好,还要供孩子上学,经济和精力上也不允许,所以这件事就放下了。

    尽管表面上李爱山不再提及此事,但从那以后人逐渐消瘦,妻子多次陪他去医院检查,身体均没有什么大毛病。直到2013年李爱山快60岁面临退休时,一天他告诉妻子,退休后想去趟甘肃天水,看看家里还有什么人。这时,妻子才明白老伴是因为这件事,身体日渐消瘦的。

    李爱山按照当时签的那份协议内容,上网查询亲生父母的消息。但协议上写的天水市甘谷县字光乡这个地址早已不存在,亲生父亲丁端仁这个名字也无从查找。2015年春节前,李爱山的妻子来到淄博市张店分局和平派出所,找到副所长许红,向她陈述了事情经过,请许副所长帮他们寻亲。李爱山的妻子动情地说:“我的愿望就是帮老伴找到他的亲生父母,哪怕老人不在了,我们也要知道他的根在什么地方。

    警方联手查找

    李爱山夫妇是和平派出所的辖区居民,帮助老人义不容辞。很快,许红就与天水甘谷县公安局姚庄派出所李强所长取得联系,并发了一份协查信,请求协助查找李爱山失散60年的亲生父母。

    3月24日,记者来到甘谷县姚庄派出所。据李强所长介绍,接到许红的协查信和那份收养合同复印件,派出所从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查找李爱山父亲丁端仁信息,发现老人已去世,户籍注销,原有户籍地址经过60年的变迁已不复存在,民警们只能前往甘谷县椿树坪村挨家挨户打听询问。3月5日,民警来到新兴镇最西边的山区,从一位老人处得知丁端仁有个儿子叫丁碎求,现居住在新兴镇卢家崖湾村。当民警将李爱山老人的情况告知丁碎求时,他十分激动。

    丁碎求告诉民警,父母都去世了,父亲叫丁端仁,在世时常念叨解放初期因为生活困难,家里孩子多,无奈将2岁大的三儿子送了人,后失去联系。李爱山应该是他的三哥,比他大三岁,他们一家原来居住在字光乡,后改名椿树坪村,他们姐弟共七人,大姐去年去世了,大哥丁定柱、二哥丁龙柱、二姐丁莲娃、七妹丁世娃都还健在。

    相见倾诉思念

    甘肃的亲人找到了,许红副所长第一时间将这个喜讯告诉了李爱山老人,并决定陪他们夫妻到天水与亲人见面。3月24日下午,由《鲁中晨报》、《大众日报》、《人民公安报》等多家媒体组成的采访团,随李爱山夫妇一同抵达天水,李爱山将一面锦旗送到李强所长手中,感谢天水民警为自己找到了亲人。

    前往新兴镇卢家崖湾村丁碎求家的路上,李爱山老人双眼湿润,老伴在一旁不停地抺着眼泪,情绪十分激动。下车走进村子,七妹丁世娃飞奔过来,与李爱山抱头痛哭,兄弟们围着李爱山夫妇嘘寒问暖,簇拥着向家里走去,场面十分感人。来到家里,二哥丁龙柱拉着李爱山的手说,父母生前多次念叨起这件事,不知三儿子碎泡过得好不好,希望有生之年能见他一面。李爱山老人听后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