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持父亲56年前千元存单奔波8年取钱遭拒

31.07.2014  15:48

  中国兰州网7月31日消息  一张父亲遗留下的1000元定期存单,让平山县陈家峪村的陈兰平大爷奔波了8年也没有取出来。如今,陈兰平已身患残疾,生活贫困,走路一瘸一拐,记性也越来越不好,但他仍然在为这张存单到处奔波求助。对陈兰平来说,这张存单一方面可以部分解决生活问题;另一方面也成了一个难解的心结:明明盖着公章的存单,怎么信用社就不认了呢?

   整理母亲遗物发现一张存单

  平山县陈家裕的陈兰平今年60岁,无儿无女,一个人生活,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心脏病等,基本没有收入,靠养几只鸡和亲戚朋友的周济勉强度日。

  他为记者展示了大批复印材料,包括他的身份证、残疾证、1000元存单证明、父亲的退伍证明以及村委会开具的证明等,厚厚一沓,这都是为兑存单准备的。他说,他都记不清把这些材料交出去多少份了,但直到现在,存单也没有兑付。

  陈兰平说,父亲于1958年退伍,领取了1000多元的退伍费,当时就把1000元以定期一年的形式,存进了建屏县柏坡乡信用合作社,此后再没动过。

  父亲去世后,这张存单就由母亲保管,母亲不识字,也一直没有去兑付。直到2005年母亲去世,他在收拾母亲遗物时才发现了这张存单。当时,建屏县已与平山县合并,建屏县柏坡乡信用合作社,同样也并入了平山县西柏坡农村信用社。2006年,陈兰平就拿着这张存单找到西柏坡信用社要求兑付,信用社的人说跟领导汇报,商量商量,等他再找去时,就有人告诉他,时间太久了,找不到存根,兑付不了。

  记者在陈兰平家看到了这张破旧的存单,存单上写着“定期存款存单(第一联)存款人陈英雪存入人民币1000元,定期12个月,月息千分之66,自公元1958年2月7日起至1959年2月7日到期。”公章显示为:建屏县洪子店区柏坡乡信用合作社。

   三级信用社来回奔波8年没有结果

  为了这张1000元的存单,陈兰平从2005年直到现在,一直在奔波中。“那时的1000块可是个大数目,我们一家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有去取,现在信用社说找不到存根了就不认了,存根是信用社弄丢的,又不是我弄丢了,凭啥存单就不算数了?”陈兰平说。

  由于西柏坡信用社不给兑付,他就找到了其上级单位——平山县农村信用联社(简称平山联社),平山联社的人让他还去找西柏坡信用社。后来,陈兰平干脆找到了河北省农村信用联社(简称省联社),省联社马上给石家庄市农村信用联社(简称市联社)打了电话,要求市联社处理;石家庄市农村信用联社又给平山县农村信用联社打电话,要求县联社处理,县联社就派了两位工作人员上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