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分析2017年冬防期间环境空气质量精准研判形势
庆阳市分析2017年冬防期间环境空气质量,研判大气污染因素,对症施策,全力打好“冬防百日攻坚战”。
9月21日冬防工作开始以来,截止11月6日,庆阳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46天(优18天,良28天),污染天数1天(轻度污染)。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为62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日均值为3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日均值为1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日均值为22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日均值为0.8毫克/立方米,臭氧8小时均值为71微克/立方米。与上年同期相比,优良天数持平,但空气质量等级为优的天数增加5天,可吸入颗粒物(61微克/立方米)相比上升1.6%,细颗粒物(35微克/立方米)相比下降8.6%,二氧化硫(15微克/立方米)相比下降33.3%,二氧化氮(22 微克/立方米)持平,一氧化碳(0.9)相比下降11.1%,臭氧8小时均值与去年同期(88微克/立方米)相比下降19.3%。
供暖开始之后,11月1日至6日,庆阳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5 天(良),污染天数1天(轻度污染)。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为109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日均值为5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日均值为14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日均值为30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日均值为1.0毫克/
立方米,臭氧8小时均值为78微克/立方米。与上年同期相比,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上年同期99微克/立方米,下同)上升10.1%;细颗粒物日均值(54微克/立方米)下降7.4%;二氧化硫日均值(54微克/立方米)下降74.07%;二氧化氮日均值(37微克/立方米)下降18.9%;一氧化碳日均值(1.0毫克/立方米)持平;臭氧8小时(82微克/立方米)下降4.87%。
从进入“冬防”以来特别是进入供暖期(11月1-6日)监测数据变化曲线看,采暖期监测结果与今年10月份数据相比,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10月份均值49微克/立方米,下同)上升10.2%;细颗粒物日均值(26微克/立方米)上升92.3%;二氧化硫日均值(10微克/立方米)上升40%;二氧化氮日均值(20微克/立方米)上升50%;一氧化碳日均值(0.8毫克/立方米)上升12.5%;臭氧8小时(64微克/立方米)上升17.1%。环比上周数据(10月22-29日),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上周81微克/立方米,下同)上升34.5%;细颗粒物日均值(38微克/立方米)上升42.1%;二氧化硫日均值(12微克/立方米)上升16.6%;二氧化氮日均值(24微克/立方米)上升25%;一氧化碳日均值(0.8毫克/立方米)上升25%;臭氧8小时(77微克/立方米)下降2.6%。
对11月1日-6日每日小时数据分析,早、晚6时-10时,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均出现明显峰值。
从两个监测子站数据分析:五中站点6项监测指标与上年同期相比,除臭氧指标较上年同期上升14.86%外,其余指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在9.23-79.57%之间,二氧化硫下降最为明显(79.57%),其次为一氧化碳(26.67%)。市环保局站点除可吸入颗粒物较上年同期上升16.28%外,其余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在2.33-75%之间,二氧化硫下降最为明显(75%),其次为二氧化氮(30%)。对两个监测子站数据对比,2016年同期,五中站点与市环保局站点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差值为44微克,细颗粒物日均值差值为33微克,二氧化硫日均值差值为57微克,二氧化氮日均值差值为20微克,一氧化碳日均值差值为0.7毫克,臭氧8小时均值差值为-10微克。2017年同期,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差值为18微克,细颗粒物日均值差值为24微克,二氧化硫日均值差值为10微克,二氧化氮日均值差值为18微克,一氧化碳日均值差值为0.4毫克,臭氧8小时均值差值为19微克。可见,两站空气质量差距明显缩小,差值变化大的是可吸入颗粒物(44微克到18微克)、二氧化硫(57微克到10微克)。
从上述数据分析可见:供暖开始之后,虽与上年相比,治理工作成效开始显现,特别是小锅炉拆除、达标供暖煤集中采购等措施的落实,五中片区的污染程度明显下降(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浓度明显下降),城区空气质量逐步均一,但整体环境质量较前期明显变差。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大范围集中供热管网施工,车辆带泥上路,交通管制、抑尘
工作难度增加,造成城区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普遍升高。二是重点片区居民取暖小煤炉早晚集中使用,造成部分时段污染物浓度急剧升高。三是不利气象条件加剧污染程度,形成恶性循环。(庆阳市环保局 朱治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