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争取2015年农业领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取得良好成绩

24.11.2014  19:29

近日,科技部农村司、农村中心联合在北京召开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型动物药剂创制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等21个项目70个课题论证会。甘肃省组织申报的“新型动物药剂创制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等11个课题经过层层筛选,科技部组织有关院士、学科专家论证,获得2015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立项,支持经费7240万元。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牵头的“牛羊重要寄生虫致病机制的分子基础”获得国家973计划立项,支持经费3500万元。这是近年来甘肃省农业领域一年争取国家项目经费最多的一年。

新型动物药剂创制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由中科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牵头承担,经费2500万元。项目将研制一批安全、高效、环保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兽药产品,建立兽药创新平台和产业化关键技术,培养新兽药研究与应用人才,满足我国畜禽养殖疾病防治的迫切需求,逐步改变我国兽用原料药种类较少和兽药制剂技术落后、剂型单一的现状,提升我国兽药行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部分技术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缩短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的差距。

黄土丘陵沟壑区粮食稳产增效技术集成示范”课题由甘肃省农科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等承担,经费1200万元。采用全膜覆盖垄沟种植马铃薯、玉米、小杂粮品种引选、高产增效技术集成及配套农机具研发、专用缓控释肥及田间信息化技术研究应用。建立核心区1000亩、示范区5000亩、辐射区300万亩各一个,累计辐射推广1120万亩。水分养分利用效率提高10%-15%,产量提高60公斤/亩以上,增效60元/亩以上,农民增收10%以上。通过项目实施将实现增粮食生产潜力12亿斤、增收12亿元以上。

精量低耗灌溉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由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经费950万元。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安全为目标,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推进灌溉农业现代化为核心,围绕滴灌、喷灌等规模化农业灌溉田间节水关键技术环节进行系统研究,重点开展低能耗滴灌关键产品研制与规模化生产技术,形成规模化应用系统并建立精量低耗灌溉技术示范基地,实现规模化农业综合节水技术集成应用研究的重大突破,推动我国精量低耗灌溉技术规模化发展与应用。

牛羊重要寄生虫致病机制的分子基础”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牵头承担,经费3500万元。以危害牛羊的重要寄生虫病为研究对象,针对“寄生虫感染与致病的分子机制”和“寄生虫免疫逃避与宿主先天免疫应答机制”二个关键科学问题,旨在阐明牛羊寄生虫感染性变化、侵入、毒力、致病的主要机理,解析寄生虫免疫逃避及宿主先天免疫应答机制的分子基础,为牛羊寄生虫病防控药物、新型疫苗的创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推动我国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丝路经济带民族特色农产品多语言网络交易展示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课题由西北民大、酒泉巨龙集团等共同承担,经费800万元。研究面向民族特色农产品信息的多语言机器翻译和跨语言信息检索关键技术,搭建民族特色农产品多语言展示平台,开发大数据环境下新丝路经济带民族特色农产品交易辅助决策系统,实现基于云计算的民族特色农产品多语言网络交易平台。

绿色农房气候适应性研究和周边环境营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由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宁夏CDM环保服务中心共同承担,经费240万元。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研究基于被动式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绿色农房单体建筑本体和建筑群体的气候适应性分美观实用要求的绿色农房庭院布局方法和营建技术,并应用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