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会在兰召开
8月10日上午,省教育厅在兰州召开2016年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会。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强调,各地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做好突出问题整改和迎检准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
省教育厅总督学李晶传达了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会暨对广东省督导检查反馈意见会精神,对各地迎接国家督导评估进行了指导。
会议由省教育厅副厅长赵凯主持。
2016年,我省红古区、皋兰县、甘州区、山丹县、凉州区、天祝县、临洮县、庄浪县、正宁县、武都区、两当县、成县、临夏市、永靖县和舟曲县等15个县(市、区)的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将接受国家督导评估认定。
在听取兰州市红古区等15个县(市、区)政府关于当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体情况汇报后,王嘉毅指出,针对省级督导评估指出的问题,各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教育及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采取措施有力有效,整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相关市、县针对专家组指出的问题,采取一校一策的办法,逐校整改,较好地解决了办学条件不达标等问题。
围绕督导迎评工作,王嘉毅强调,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甘肃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2-2020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省政府对上与教育部签署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对下与各市(州)政府签订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书,明确了责任主体、时间表、路线图。2016年,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各地要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于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大战略意义,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切实增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坚决打赢迎检工作的攻坚战。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顺利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一定要真正把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合力抓,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分解责任的良好工作局面。各地要建立推动有力、检查到位、考核严格、奖惩分明、公开问责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责任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尽快补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短板。要以问题为导向,突出重点难点,聚焦薄弱环节,对照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全面排查,进一步完善整改工作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整改推进时间表、路线图,逐校、逐项落实整改,确保在国家评估认定前整改到位,确保县域内每一所学校都经得起督导检查。勇于开拓创新,力争迎检工作万无一失。各市(州)教育部门要在国家督导评估认定之前,对所辖县(市、区)进行一次模拟督导评估,逐县反馈评估结果,务必找准问题,督促指导当地结合实际逐一加以解决,切实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点。聚焦中心任务,形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合力。要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力推进,形成部门合力,科学安排,统筹兼顾,精心组织,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实、做细、做充分。强化舆论宣传,提高公众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各县(市、区)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政策、目的和意义,介绍本地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创设迎检工作的良好环境,形成全社会支持关心教育的强大合力,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同,有效提高公众满意度。要切实规范办学行为,重点整治乱收费、乱办班、乱发资料、乱补习等不良现象,以规范有序的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赢得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三是要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为农村学校配齐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改善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切实缩小县域内学校差距。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落实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建立起更加合理的校长、教师城乡交流机制,优化师资配置,逐步解决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不断提升薄弱学校的教学水平。各地要结合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地理环境、交通条件以及计生政策调整、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等情况,统筹考虑现有教育资源、中小学服务半径、建设标准和教学保障能力等因素,科学规划城乡义务教育规模,保障教师按需配置,引导学生合理流动。要同步建设城镇学校,依法落实城镇新建居住区配套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扩大城镇教育资源。要努力办好乡村教育,着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要科学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要通过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统筹城乡师资配置、改革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控辍保学机制、随迁子女就学机制、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等举措,促进教育公平,使城乡学生共享有质量的教育。
供稿:杨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