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今后5年 你我将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中国
中国兰州网3月5日消息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勾勒出一幅2020年中国社会发展图景。
“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2000万套”“高铁里程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要达到80%”……这些表述,与你我密切相关。
今后5年,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中国?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跟着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一起来了解。
健康:寿命将更长
如果生命多延长一年,你会干点啥?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到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这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无疑是最大的利好。试问,还有什么比寿命延长更重要的呢?
所以,无论如何,平均多出的这一岁,中国都不该虚度。
教育:上学机会将更多
知识改变命运!今后5年,我们每个人能受到什么样的教育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23年提高到10.8年。
针对义务教育,要实施学校标准化,这将有利于避免地区之间义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针对高中阶段教育,报告提出将普及。至于大学,可以肯定的是,到2020年,国内将有更多世界一流大学供我们选择、报考。
收入:腰包将更鼓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描述,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经济总量超过90万亿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国强,一定会伴随着民富。总理在报告中说了,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不仅如此,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而且要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报告还指出,赶紧去算算,自己到时能拿到多少工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