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兰“和尚头”年产两百万斤 兰州销售的“和尚头”偷梁换柱

01.08.2014  10:38

   中国甘肃网8月1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记者 俞树红)兰州处处可见的“和尚头”把子面,这些面真的是皋兰自产的“和尚头”麦子加工的吗?昨日,记者从皋兰县农牧局获悉,皋兰自产的“和尚头”麦子年产量达200多万斤,因产量低,基本不能满足农民自己需要,很少出售给粮食加工企业。据记者了解,目前,兰州销售的“和尚头”把子面大多并非皋兰“和尚头”麦子加工的面粉。

  “和尚头”面粉因其耐旱、抗涝、无污染,内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面筋高、口感好。据传,明清时期作为贡品,供皇家享用,在西北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有滑润爽口、味感纯正、面筋强、食用方便等特点。因其产量低,每年种植面积逐渐减少。据皋兰县农牧局有关人士介绍,今年全县种植“和尚头”小麦一万多亩,亩产在100公斤左右,大多在黑石川,年产量约两百万斤,几乎不够农民自产自用,很少有农民出售和尚头麦子。

  据悉,皋兰年产“和尚头”加工把子面40万箱,大约需要两百万斤麦子原料,农民种植的麦子自己尚未满足,那么这些加工企业的“和尚头”麦子原料从何而来?据记者调查,真正的和尚头麦子收购价格为每公斤7元,加工后的把子面每箱在40元,大多从景泰收购而来的。但兰州销售的“和尚头”把子面,2.5公斤装的销售价格为20多元不等。据知情人士介绍,皋兰“和尚头”加工的把子面原料大多为市上销售的普通面粉,能在普通面粉中加入15%的“和尚头”面粉就算最好的面了,也有加工真正的“和尚头”把子面,但价格高,不在市上销售。“和尚头”面是皋兰的一个品牌,希望皋兰县有关部门尽快保护这一品牌,别让不法经营户偷梁换柱砸了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