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中6大民生亮点

06.03.2016  00:37

  据新京报报道 5日上午, 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那么,在2016年的“国家账单”中,民众将得到哪些实惠?新京报记者解读报告,梳理6大“民生”亮点。

  关键词1:教育

  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


  草案表示,今年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一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重大项目,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

  关键词2:社保

  按6.5%左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

  草案表示,2016年中央财政按城市、农村低保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提高5%、8%对地方补助。同时,2016年1月1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并向退休较早、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适当倾斜;建立基本工资正常调整机制,促进在职和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协调增长。

  关键词3:医药卫生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


  草案表示,建立健全合理分担、可持续的医保筹资机制,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个人缴费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150元,新增筹资主要用于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并加大对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支持力度。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到45元。

  关键词4:扶贫

  2016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


  草案表示,在脱贫攻坚方面, 2016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加201亿元,增长43.4%。进一步推广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大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支持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集中力量解决突出贫困问题。推进少数民族扶贫、国有贫困农(林)场扶贫、以工代赈等,实施彩票公益金支持贫困革命老区项目。

  关键词5:棚户区改造

  全年计划棚户区改造开工600万套,农村危房改造314万户


  草案表示,继续开展运用PPP模式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公共租赁住房试点,落实棚户区改造税费优惠政策和贷款贴息政策,积极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和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全年计划棚户区改造开工600万套,农村危房改造314万户。

  关键词6:职工安置

  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奖补资金用于化解过剩产能需安置的职工

  草案表示,推动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等方式加快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奖补资金,其中2016年500亿元,根据地方任务完成情况、需安置职工人数、地方困难程度等因素,实行梯级奖补,由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统筹用于符合要求的职工安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