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经济观:“四个没有变”论述诠释经济新常态

12.12.2015  15:35

  中国兰州网12月12日消息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深度调整和转型的关键之年。

  2015年1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菲律宾马尼拉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时提及,“总的看,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祁京梅,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教授张小劲等专家、学者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一致认为,习近平关于中国经济“四个没有变”的论述提振了各界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信心,也为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带去了“定心丸”。

   “今年中国经济预计实现7%左右增长”

  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在吉林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就中国当前经济形势首次作出“四个没有变”的科学归纳。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在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时,提及与“四个没有变”论述高度重合的表述。

  《建议》分析,“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目前,我们对新常态下宏观经济结构调整所取得的变化已经有了很正面的体会、感受,这也说明结构调整的细化政策可以进一步落实。”祁京梅表示,“四个没有变”诠释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总体特征,而借此适应、把握进而引领新常态,必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幅为6.9%,创下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增速,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国GDP产业结构在继续优化,今年三季度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1.4%,比上半年49.5%高出近两个百分点。

  2015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发言说,“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为各国发展创造机遇。目前,中国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在30%以上,仍是世界经济重要动力源。”

  同时,习近平预计,今年中国经济预计实现7%左右增长,其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前几年两位数增长时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