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追忆平山郁夫:倾力莫高窟保护 痴迷丝路文化传播

03.08.2018  15:56

  

  8月2日晚,《回顾平山郁夫先生的贡献》座谈会在敦煌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前举行。 杨艳敏 摄

   中日学者追忆平山郁夫:倾力莫高窟保护 痴迷丝路文化传播

  中新网甘肃敦煌8月3日电 (冯志军 闫姣)无偿损赠首台文物病害探测仪器“全自动X射线衍射仪”,捐赠设立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推动援建敦煌石窟保护研究陈列中心,以及不间断培养52名急需的专业人才和技术骨干……在敦煌莫高窟,日本已故知名画家平山郁夫持续的善举“印记”无处不在。

  8月2日晚,在敦煌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前,《回顾平山郁夫先生的贡献》座谈会举行,来自中日两国的百余位专家、学者“触景生情”地怀念了这位情系敦煌数十载的绘画巨匠、中日友好的文化使者、世界文化遗产的守护者。

  

  图为座谈会现场,来自中日两国的百余位专家、学者“触景生情”地怀念了平山郁夫先生。 杨艳敏 摄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说,为了感谢和纪念平山先生,1994年,敦煌研究院在莫高窟九层楼前为先生建立了纪念幢,向世人昭示其为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2000年,在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一百年之际,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政府又授予先生“敦煌文物保护研究特殊贡献奖”。

   三十载情系敦煌,倾力莫高窟保护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介绍说,平山先生1979年9月,第一次到莫高窟。据他自已回忆:第一次到莫高窟时已近黄昏,突然看到在沙漠中出现了杨树的簇簇绿荫,接着兴奋地来到九层楼,急切地开始描摹大佛殿的九层楼阁。当时,风从杨树间掠过,送来树叶的沙沙声,九层楼的风铃响个不停,夕阳落山了。鸣沙山的细沙,在风中飞落。

  “他一直画到天色昏暗,仍无法抑止亢奋的心情,甚至感觉僧人阵阵诵经唱和,伴随风铃声传来。如果不是天黑,他真想一直画下去。”樊锦诗转述平山先生生前的回忆如是说。

  “此后平山先生几乎每年都要来敦煌。如同唐玄奘在印度取得佛经一样,他在敦煌唐代壁画中找到了日本古代绘画的源头,十分惊喜。”樊锦诗说,他每次到敦煌,不仅迷恋敦煌壁画,抓紧一切时间写生,摹写敦煌艺术,而且逐渐看出了敦煌莫高窟艺术保护面临的问题,便产生了要担负起保护莫高窟使命的想法,并说出了“倾家荡产也要保护敦煌莫高窟”的豪言壮语。

  

图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回顾平山郁夫先生对敦煌石窟的贡献。 杨艳敏 摄

  从此,平山郁夫到敦煌,不只是观赏绘画精美的敦煌艺术,而是对保护莫高窟已经几乎取代了绘画敦煌艺术。随后,平山夫妇个人出资,让敦煌研究院选派青年人到日本学习文物保护、考古、美术等各类亟需的专业。从1985年开始,直至现今从未间断,为敦煌研究院培养了52名急需的专业人才和技术骨干。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平山郁夫促成了敦煌研究院与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展敦煌石窟的科学保护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还曾无偿损赠给敦煌研究院一台当时世界先进、价值昂贵、性能精良的“全自动X射线衍射仪”,并邀请保护技术人员赴日本培训,有效推动了敦煌石窟的保护。

  据樊锦诗介绍,平山先生多次向日本政界要员介绍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的重大意义,推动日本政府参与敦煌莫高窟保护,最终于1988年促成了日本政府无偿援助10亿日元,建设“敦煌石窟保护研究陈列中心”项目的落实,为保护和展示敦煌艺术发挥了积极作用。

  1989年,平山郁夫将个人画展的全部收入2亿日元,损赠敦煌研究院成立了“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为推动敦煌文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终生痴迷丝路文化,绘画传播跨国情谊

  平山郁夫还发起建立“世界文物红十字组织”,于1988年倡导成立了日本“文化财保护振兴财团”,动员日本民间力量,倡导超越国界、民族、宗教和意识形态的“世界文物红十字”精神,抢救濒危的人类珍贵文化遗产。他在重点保护敦煌石窟文物的同时,将中国其他地区的文物也列入保护范围。

  “平山郁夫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快十年了。但在莫高窟前常常想起平山先生在洞窟里专注地观察壁画,在洞窟外愉快地写生的场面。”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赵声良即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受平山郁夫资助赴日本研习的学员之一。

  据赵声良介绍,在日本留学期间,看过好多次平山郁夫先生的画展,其中印象最深的是2000年的一次画展。那是一幅奈良药师寺玄奘三藏院大型壁画,描绘玄奘足迹所到的沿途景象。这些主题的绘画中所有的风景都是画家亲身经历过的地方,并在绘画中倾注了他对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迹的热爱。

  莫高窟周边广阔的沙漠、吐鲁番戈壁中的驼队、印度佛陀伽耶大塔的夜色、巴基斯坦的异国风情……赵声良说,作为画家,平山郁夫举办过多次个人画展,而他的绘画中最重要的一个主题就是丝绸之路与敦煌。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户思社此前表示,对于“丝绸之路”文化,平山郁夫先生可谓情有独钟。他曾数十次访华,进行有关“丝绸之路”和敦煌绘画的考察和创作,并为进一步发掘、宣传“丝绸之路”文化,付出了大量心血,甚为感人。

  户思社说,由于平山郁夫先生的不懈努力,使“丝绸之路”文化在日本和国际上更加深入人心和广泛弘扬,也使中日文化与感情的纽带连接得更加紧密。在保护敦煌等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方面,平山郁夫先生也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不仅付出了很多精力和努力,还专门设立了保护和研究基金,提供了大量、具体的协助。

  “我很小的时候就看见他画日本法轮寺的佛像,直到今天看了莫高窟的释迦牟尼壁画之后,才明白父亲念念不忘的是敦煌……”年逾花甲之年的平山廉首次到访敦煌,在其父亲平山郁夫对中国“最迷恋的地方”唏嘘感慨道:“他当时的心情我现在可以理解了。

  作为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理事长,平山廉1日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1979年开始,他本来多次有机会陪同父亲访问敦煌,但每回都因各种原因与之“擦肩而过”。虽然此行是第一次来敦煌,但这是继承父亲“敦煌情缘”的起点,以后也会成为莫高窟的“常客”。(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史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