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高原上工作最宝贵的是精神

07.09.2015  18:00

  中国兰州网9月7日消息 在“九三”大阅兵的礼炮声中,西藏自治区迎来了成立50年大庆。5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民族自制,雪域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日的西藏,是其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这辉煌,只有开始,没有结束,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辉煌没有终点;这辉煌,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一代代建藏者,以特有的精神品质,用辛勤的汗水甚至生命铸就了高原辉煌之路,他们的精神,就像高耸天宫的南迦巴瓦、珠穆朗玛,令世人景仰。习近平指出:“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

   一、补足精神“钙”拧紧“总开关”

  西藏是有信仰的地方,信仰高地。因为有信仰,“老西藏”冰山敢上,雪海敢闯,毫无畏惧;因为有信仰,孔繁森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豪言壮语,鞠躬尽瘁;因为有信仰,“两路”建设者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因为有信仰,共产党人带领雪域各族人民,从饥寒交迫走向繁荣富强。习近平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总开关’问题没有解决好,这样那样的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

  西藏是有清泉的地方,净洁的圣水滋养着华夏儿女。援藏建藏是艰苦的历练和打磨,不是为了谋取政治资本和特出利益。理想信念的缺失,乃百病之源。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习近平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坚守崇高信仰,炼就金刚不坏之身”。援藏建藏者,身处高原,环境艰苦,情况复杂,更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习近平指出:“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

   二、弘扬“四精神”服务西藏人

  西藏是有高度的地方,高阳流金。“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孔繁森精神”和新的“时代精神”始终光芒万丈,为建设者们照亮建藏富藏强藏的天路。

   (一)弘扬“老西藏精神”

  西藏是有传承的地方,美德流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与西藏革命建设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驻藏部队几代官兵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前仆后继、百折不挠、英勇奋斗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老西藏精神一直鼓励着一代又一代援藏建藏者们爱党、爱藏、爱国,同心同德,反对分裂、团结进取,攻坚克难。

  西藏是有爱心的地方,爱心四溢。弘扬“老西藏精神”,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每位援藏建藏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热爱老百姓,关心老百姓,把服务老百姓、造福老百姓作为最大责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区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的困难,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更加美好的生活。

  西藏是有奉献的地方,无私者大。弘扬“老西藏精神”,就是要立足岗位、默默贡献。虽然,每位援藏建藏者各自岗位不一样,职责不一样,分工不一样,但是,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要顺应西藏各族人民的新期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件事一件事做起,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工作,为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奉献。习近平指出:“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舍弃常人所拥有的、放弃常人所享受的,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优良传统,不断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二)弘扬“两路精神”

  西藏是有天路的地方,大路朝天。2014年8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重要批示中指出:“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两路’精神准确科学、深刻实在、历久常新,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提升了‘老西藏精神’,是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宝贵财富和精神动力。”60多年前,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在5年艰苦卓绝的筑路岁月里,11万筑路大军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大无畏气概,逢山开路,遇水架桥,3000多名英烈捐躯高原,建成了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彻底改变了旧西藏人背畜驮的原始运输方式,创造了世界公路建设史上的壮美华章。习近平指出:“这两条公路的建成通车,是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对推动西藏实现社会制度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巩固西南边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年,10多万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团结奋斗,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 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高原筑路人,秉承传统,以路为家,以“人在路上,路在心上”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建设、养护公路,保障畅通,用热血和汗水筑就了“高原天路”,卓越功勋彪炳千秋,永载史册。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筑路、养路壮举,无不涌动着感天动地的“两路”精神力量。“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展现了对革命理想、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和不畏艰难险阻、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顽强拼搏、甘当路石”,体现了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可贵品质和忠诚履职、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军民一家、民族团结”,展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军民鱼水深情、民族团结情谊和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西藏是有天梯的地方,直入苍穹。“两路”精神是我们加快推进富裕和谐幸福法治文明美丽西藏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强大精神支柱。习近平强调:“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两路”精神历久弥新,其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三)弘扬“孔繁森精神”

  西藏是有豪情的地方,英雄的赞歌代代相传。孔繁森,1944年出生,山东聊城人,孔子第74代孙。他18岁参军,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他第一次援藏,1988年他再次援藏,在西藏工作十年。1994年11月29日在赴新疆考察途中不幸以身殉职。他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党,献给了祖国,献给了西藏人民。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壮丽的一生。孔繁森同志是九十年代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也是在藏工作干部的优秀代表。孔繁森精神集中体现为一个“爱”字,他的人生词典里,写满了“爱”字。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爱西藏、爱集体、爱家乡、爱亲友,爱自然,爱他应该爱、能够爱的一切。为了这伟大的爱,无私奉献乃至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他像虔诚的信徒和苦行僧一样地笃信着心中的信仰,执着地坚持着共产主义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无怨无悔,持之以恒。他为人民而活着,为人民而奋斗,为人民而献身。2003年7月17日,习近平在《之江新语》栏目中写到:“要做到情为民所系,就要以党的先进人物为榜样,培养和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学习和树立五种崇高的情感。一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情怀感。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二要学习雷锋同志的幸福感。他虽然只活了22年,但他说:‘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幸福。’三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的境界感。他有一句名言:‘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四要学习郑培民同志的责任感。他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五要学习钱学森同志的光荣感。他把群众的口碑当作自己无上的光荣。只有学习和树立这五种崇高的情感,才能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西藏是有歌声的地方,歌唱英雄。2004年,习近平在《执政意识和执政素质至关重要》一文中提出:“像领导干部的好榜样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英模人物那样,做一个亲民爱民的公仆,做一个忠诚正直的党员,做一个靠得住、有本事、过得硬、不变质的领导干部。”孔繁森把“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视为自己的座右铭;把“组织信任、群众拥护、工作胜任、能为他人解决点实际困难和痛苦”视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视百姓如父母,舍小家顾大家,时刻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服从组织的决定,体现出一个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我们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学习他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高尚品德;学习他艰苦奋斗、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学习他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

    (四)弘扬“时代精神”

  西藏是有梦想的地方,世界屋脊,托高理想。援藏建藏还要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西藏的建设与繁荣必须依靠改革开放,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决策,自此中国改革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西藏是有希望的地方,阳光灿烂,照亮前程。援藏建藏者既要当改革促进派,又要当改革实干家。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问题要旗帜鲜明,发展问题要方向清晰,难点问题要明确回答,实际问题要重点解决。2015年5月5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只要对全局改革有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利、对本系统本领域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有利,都要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要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着力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激励干部勇挑重担”。习近平还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既要有勇于攻坚的精气神,又要有善谋善成的方法论。习近平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落实改革。要以“三严三实”精神全面深化改,以严和实的精神落实改革蓝图。要砥砺担当精神,勇挑改革重担。要弘扬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积极探索,主动作为。要立足于严、着眼于实,坚持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严就是要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政策,科学把握改革进程;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改革事业,使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从问题的研判和剖析中选准改革路径,从问题发生的规律上把握改革措施,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矛盾入手,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域改起,放大改革的乘数效应,突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在改革中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在改革中实现西藏的全面小康。

   三、遵循一“原则”坚持一“方略”

  西藏是有规制的地方,守规方能行远。习近平指出:“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提出的西藏工作重要原则。依法治藏,就是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富民兴藏,就是要把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作为兴藏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民族团结和民生改善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让各族群众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长期建藏,就是要坚持慎重稳进方针,一切工作从长计议,一切措施具有可持续性。凝聚人心,就是要把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结合起来,把人心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来。夯实基础,就是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把基层组织搞强,把基础工作做实。”

  西藏是有坚守的地方,坚持才能胜利。习近平指出:“我们形成了党的治藏方略,这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必须牢牢把握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对达赖集团斗争的方针政策不动摇;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必须把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紧密结合起来,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巩固党在西藏的执政基础。”

  信仰是高原的绿洲,精神是雪域的阳光,原则是天路的双轨,改革是发展的引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四个全面”战略指引下,一个全面小康的新西藏即将来临,西藏的明天一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