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平凉:西出长安第一城 丝路重镇耀陇原(图)
本网记者 程健
核心提示
3000多年前,周朝先祖在泾河流域创造了比较先进的农耕文化。
公元376年,前秦大将军苻坚进攻前凉,置平凉郡,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一名由此至今。
这里,曾经演绎了黄帝问道、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汉武西巡等流传千古的动人故事。
孕育了世界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赵时春等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
形成了崆峒山道源文化、古成纪伏羲文化、西王母远古文化、皇甫谧医学文化等一批博大精深、特色鲜明的优秀地域文化。
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东端重镇,素有“西出长安第一城”“陇上旱码头”之美称。
然而,昔日的辉煌与繁荣,已随时光流逝,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平凉,经济凋敝、百废待兴,发展基础十分薄弱。
当红色的旗帜插上平凉城头,当红色的精神浴洒陇东大地,平凉,掀开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序幕,书写了繁荣昌盛的幸福篇章。
金果红牛助力农业腾飞
9月9日上午,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全媒体集中采访团来到了平凉市泾川县飞云镇元朝村。只见漫山遍野、一望无际的果树上挂满了平凉“金果”,已然成熟的“金果”地里,农民们正在将一车车“红将军”(苹果)运到田边的销售摊位。
果农马小明告诉记者:“我们种了25亩红将军,预计总产9万斤,有8万斤可以卖到4块钱一斤,1万斤只能卖2块左右,总共下来能收入34万元。”
飞云镇镇长吴晓峰介绍,全镇现有果园2万余亩,其中挂果园1.62万亩,新幼园0.46万亩,户均4.5亩,人均果园面积1.1亩。
正常情况下,飞云镇果品年产量达2.3万吨,收入1.4亿元,亩均产值1.3万元,人均收入7510元。
“泾川县果园面积达到36万余亩,年产量40万吨,总产值1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可达4300元。”泾川县委副书记王德全告诉记者,全县91个贫困村共栽植果园11万余亩,基本实现了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果产业全覆盖,年带动贫困户增收800元。
泾川县果品产业只是平凉市发展果产业的一个缩影,平凉“静宁苹果”更是闻名遐迩,远销国内外。
而今,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平凉市促进农民增收,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支撑。截至2018年底,全市苹果种植面积接近2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6%,产量接近200万吨,果农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
苹果产业的发展,不仅鼓起了平凉老百姓的“钱袋子”,还给平凉大地盖上了“绿被子”,使以前的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现在的平凉,特别是进入春天以来,满眼山川绿,到处花果香。
在泾川县鼎康牛业公司,记者看到的是一头头听着轻音乐、享受着自动按摩、吃着纯天然饲料的平凉红牛。
厂长李晓伟告诉记者,该厂共养殖肉牛1000头,学习推行日本和牛全程饲养管理模式,运用谷物熟化压片以及秸秆汽爆破壁(提高营养成分、增强免疫力)等活性饲草加工技术喂养,并通过进口红安格斯母牛与平凉红牛进行杂交,提高平凉红牛商品性能。
据其介绍,优质牛肉每斤可达到500多元的高价。
目前,泾川县饲养平凉红牛近6万头,出栏3万余头,牛产业增加值达到1.5亿元,养牛户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而平凉全市牛饲养量接近70万头,总产值达到72亿元,重点养殖区域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000多元。
不论是“金果”还是“红牛”,可以看出的是,平凉市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正加快着发展步伐,以牛果蔬菜产业适宜区“全覆盖”和“牛扩量、果转型、菜提质”工程为主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得益于此,平凉市第一产业总产值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0.43亿元飙升至2018年的87.89亿元。可谓数据惊人,成绩显著。
煤电产业推动工业强市
坐落在崆峒区峡门沟的峡门建材工业集中区,是重点发展煤炭资源开发、新型建材、皮革、造纸等工业产业的能源建材工业集中区。
经过多年发展,该区域已形成以石灰生产为主导,石料、商砼、标砖、加气块、预制品为附属的循环利用产业链。
平凉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杨富明介绍,2008年以前,这里有109座土立石灰窑,横跨20公里,长期烟雾弥漫、空气质量差,严重影响居民生活。
为此,平凉市、崆峒区两级政府提出了“关窑不关产业、关小建大、关劣建优”的思路。在全面关停小土窑的基础上,招商投资1.2亿元,建成了新型环保节能型石灰立窑4座24孔,单窑日产量80吨,年总产量最高达60万吨。
目前,该公司已累计生产石灰215.82万吨,有效辐射带动了周边运输业、制造业等其它产业,加快了传统石灰产业升级改造,直接和间接解决了峡门乡近千人的就业及生活问题,实现了节能减排和群众收入同步提升“双赢”目标。
平凉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便是该工业集中区的一家重点企业,年产水泥440万吨、发电1.1亿度。建成的西北地区首个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项目,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0万吨。
该公司副总经理吴刚介绍,项目采用世界首创利用水泥工业新型干法窑处理生活垃圾技术,具有垃圾无需分拣、充分降解二噁英、没有异味扩散、固化重金属、环保控制标准先进及同步消化污水等独特优势,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整个过程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
相较于资源开发型的工业集中区,航未来智能终端光电产业园便是平凉工业园区落实工业强市战略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
该产业园董事长徐彬介绍,启航未来智能终端光电产业园项目概算总投资约32亿元,可引进25户智能光电类企业入驻,主要生产半导体芯片贴片、芯片封装、液晶显示面板、玻璃盖板触摸屏、摄像头、新材料手机配件等光电产品及配件材料。
“今年预计完成销售收入15亿元。”徐彬告诉记者,产业园力争通过3年时间的培育开发,打造完整的光电产业链体系,形成完善的智能光电产业基地。
基于煤电产业,平凉市已初步形成了煤电产业引领,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战略新兴产业梯次跟进的产业发展格局。
2018年,全市生产原煤1946.2万吨,占全省煤炭产量的54%,发电165.3亿千瓦时,占全省发电量的10%;完成工业增加值56.8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25亿元。
工业总产值,也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03亿元上升至103.89亿元。可以说,工业强市的局面已经逐步形成。
文旅融合做强城市旅游
崆峒区白庙乡贾洼村的美丽,让采访团的20多名记者为之震惊。
“道路两旁绿树葱郁、村内处处鸟语花香,这个村子太美了……”香港商报甘肃站记者李炅义如是感慨。
记者看到,贾洼村不只是村容村貌靓丽引人,村民们居住的院落也是整齐有序,大门宽敞,门前花草环绕,门内房屋崭新,院落敞亮,来往村民的脸上更是布满着幸福的笑容。
白庙乡书记安正永告诉记者,贾洼村辖4个村民小组,有291户1273人。6年前,村内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281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2.2%。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贾洼村聚焦短板弱项,强化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培育富民产业,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截止2018年,全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9204元,贫困人口减少到6户2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7%。
贾中存便是在此期间脱贫的贫困户之一。他告诉记者:“以前,我住在窑洞,收入低,生活非常艰苦。”
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白庙乡通过推广推广旱作农业、肉牛养殖产业、鼓励就近输转劳务、财政补助等措施,在贾洼村形成了“牛果劳主导、乡村旅游跟进,多产业并举”的富民产业体系。
乘着这股春风,贾中存搬出了窑洞,住进了宽大安全的房子。而今,靠着6头牛和农闲时间打工、务农收入,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他说:“党和政府好啊,你们看,这么宽敞的房子,这么舒适的沙发……以前都没想过的日子,已经过上了很久了。”
乡村旅游,是平凉市依托全市文旅大产业融合发展强劲之际,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量身定制的富民产业。而平凉市的文旅产业近年来不断做大做强,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作为平凉四大产业“煤电、金果、红牛、旅游”之一,“十三五”以来,平凉市共实施文化旅游产业项目112个,概算总投资243亿元,建成文化“三馆一中心”12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525个,“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85个,农家书屋1550个,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16个,广播电视高山无线发射台站7座,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用户48万余户。
据行业预测,2018年底,平凉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总数达到752家,文化集市实现产值1.5亿元。
同时,平凉市坚持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大力实施“旅游+”战略,推行“厕所革命”,积极发展全域旅游,统筹推进大景区与乡村旅游发展。
围绕“问道崆峒·养生平凉”品牌,平凉市持续打造养生旅游业态内涵,形成了以“十大养生产品”为主的知名品牌。重点培育了锦绣凤凰等20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探索出大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公司+农户、村集体+农户等旅游扶贫模式,间接带动近3万贫困人口通过旅游增收。
截止今年8月底,平凉市共接待游客2112.9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1.738亿元,占第一、二、三产业总产值的近25%,发展势头和前景可谓动力十足。
结束语
除了四大产业引领的经济发展,平凉市在脱贫攻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放管服改革,生态环境保护,从严治党,教育、卫生、社保、法治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和骄人的成绩。
70年筚路蓝缕,70年春华秋实。
平凉市70年发展的巨大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巨大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生命力,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也更加坚定了全市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砥砺前行的决心和信心。
今后,我们坚信平凉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加快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