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红色华亭的抗日救亡运动

21.08.2015  13:15

  原标题:红色华亭的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国上下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在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下,华亭群众高举抗日旗帜,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抗日群众运动高歌猛进

  1938年8月,华亭成立了抗日救国会、抗敌后援会等抗日组织。广大工人、学生、青年、妇女也积极投身革命事业,相继组织成立了工人救国会、回民救国协会、青年救国会、学生联合会等组织,通过广泛宣传,开展抗日救国活动。

  1939年6月3日,在华亭县城药王洞召开的“纪念林则徐虎门销烟一百周年大会”上,销毁了从县内没收的鸦片和烟籽,以此为契机宣传抗战形势,动员广大群众尽己之能、抗日救亡,掀起了群众性的救亡运动高潮,抗日救国运动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全县中小学师生积极组织宣传队、演讲队,以歌咏会、提灯会等形式宣传抗日救国。

  各种抗日活动的开展,唤起了华亭人民抗日救国的热情。华亭群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捐资捐物,积极支持抗战活动,为粉碎日寇的疯狂侵略贡献出了应有的力量。

   捐资捐物积极投身抗战

  1939年冬开始,华亭群众受全国抗战热潮的影响,各界群众积极为抗战前线将士募捐衣物款3338元(法币)。1940年11月,再次募捐抗战资金4145.92元,其中包括县城爱国商人谢士捐款400元,各学校师生捐款748.92元,6乡镇捐款2997元。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身处后方的华亭大批热血男儿和爱国青年学生,积极应征参军,出现了“妇女连夜赶军鞋,群众倾力捐物资”的感人场面。4000余名热血男儿奔赴抗日前线浴血奋战,身处后方的华亭人民积极投身到抗战洪流。

  至抗战胜利,华亭县应征参军参战的4000多名士兵,分别参加了百灵庙、中条山、平型关、台儿庄、百团大战、武汉会战等著名战役战斗。他们以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优秀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赞扬。八年抗战中,华亭籍阵亡官兵109人。在台儿庄战斗中牺牲27人,绥远前线牺牲3人,山西中条山战役牺牲3人,湖南、湖北等地牺牲75人,还有1人牺牲地点不详(据兰州八办档案记录此人叫赵三虎)。为了抗击日本侵略,挽救国家危亡,这些华亭男儿血洒疆场、为国捐躯,英灵永存,精神不朽。

   电瓷支撑抗战半壁江山

  1937年,抗战烽烟告急,东南沿海地区的电瓷厂相继沦陷,大后方只有四川宜宾电瓷厂在苦苦支撑。一时间,电瓷成为制约前方通讯畅通,后方经济发展的瓶颈。

  在当时的形势下,这些稀松平常的电瓷产品都成了紧缺的稀罕物品。四川宜宾电瓷厂,供应西南有余,供应西北不足。有关电讯产品需求最为迫切的电瓷供不应求,更不要说军事通讯需要了。

  1937年底,留德博士温步颐先生临危受命,承担起在西北创建电瓷厂的重任。1939年,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中,华亭电瓷厂筹备处在重庆成立。1942年,华亭电瓷厂在安口开工生产。支撑起抗战电瓷工业半壁江山的华亭电瓷厂就这样在“烽火连三月”的危急时刻诞生了。

  华亭电瓷厂生产的既有普通的电线用瓷,也有通讯设备使用的瓷器。按照当年交接清单的记载,共有200多个品种,月产量达35万件,年产量400多万件。这些产品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部分用在西北各城市的通讯设备的架设中,还有一部分被紧急调往抗战前线。

  在抗战期间的四年多时间里,华亭电瓷厂以年产400万件的规模,支撑起全国抗战电瓷业的半壁江山,为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记者 张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