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第六次全市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召开

11.09.2015  12:11

    原标题:全市民族工作会议暨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召开

  9月10日,全市民族工作会议暨第六次全市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平凉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所取得的成绩,表彰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

  市委书记陈伟作了讲话。市委副书记王奋彦主持会议,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毛文平宣读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表彰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

  市领导赵景山、赵成城、李雪峰、张乔英、王学书、陈黎萍出席会议。

  会议对20个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31名模范个人进行了表彰。陈伟、赵景山、赵成城、王奋彦等为受表彰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代表颁奖,并在会前与大家合影留念。

  陈伟指出,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紧紧围绕建设小康和谐文明生态平凉,以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为重点,以“两个共同”示范区建设和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为抓手,突出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民族乡村经济发展明显加快,民族乡村基础条件不断改善,民族乡村公共服务全面提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推进,民族工作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呈现出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陈伟强调,要全力抓好民族工作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牢固树立重视民族工作就是重视全局工作,做好民族工作就是做好发展稳定工作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着眼平凉市民族地区的发展基础和条件,找准着力重点,明确发力方向,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一要紧扣全面小康,突出着力重点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民族乡村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紧扣2017年全面脱贫、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突出增加群众收入、改善基础条件、增强造血功能,融合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双联行动,确保到2015年崆峒区7个民族乡和散居贫困民族村实现脱贫,2016年华亭县2个民族乡和散居贫困民族村实现脱贫,2017年全市所有贫困民族村实现脱贫。在帮扶对象上要聚焦民族乡村,集中解决民族乡村和少数民族群众的突出问题。在帮扶内容上要注重产业培育,努力提升产业收入在农民增收中的比重。在帮扶措施上要持续加大力度,打好改善基础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公共服务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组合拳”。二要着眼增强后劲,突出基础设施抓项目。要抓项目的谋划储备,谋划一批以道路、饮水、生态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项目,以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为重点的民生项目,以农田水利、技术改造、灾害防治为重点的生产项目,储备一批对民族乡村发展具有带动和支撑作用的重点项目。要抓项目的争取运作,尽最大努力把那些有利于长远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挤进国家、省上的规划总盘子。要抓项目的落地建设,以项目建设的强力推进带动和支撑贫困乡村经济发展。三要坚持普惠共享,突出社会事业抓民生。要全力措办惠民实事,立足民族乡村发展实际,坚持每年集中力量实施一批民族乡村基础民生工程,解决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充分发挥教育“拔穷根”的治本作用,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民族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切实加强民族政策宣传教育,依法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四要围绕民族团结,突出包容共建促和谐。要更加注重凝聚人心,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同少数民族群众和宗教界代表人士常态化的联系交友制度,推动交往交流交融,培养和睦融洽的感情,营造和睦相处的氛围;坚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要同心构筑精神家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着力增强文化认同,以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全市民族团结,凝聚改革发展正能量。要着力维护和谐稳定,重视法律武器的运用,重视社会治理创新,重视宗教事务管理,坚持把维护民族乡村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始终保持高度政治警觉,坚持守土有责,筑牢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的钢铁长城。

  陈伟强调,民族工作涉及面广,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强化保障措施,确保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在民族地区全面落实。要加强组织领导,把民族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努力掌握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要健全工作机制,在认真总结和借鉴以往民族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做好民族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工作保障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努力形成做好民族工作的长效机制。要强化队伍保障,下大力气建设一支政治坚强、作风过硬,具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丰富民族专业知识和民族工作经验的干部队伍。要夯实基层基础,重视和加强基层民族工作部门、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民族乡村基层组织建设,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做好民族工作,以优良的作风和良好的形象把各族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

( 编辑:网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