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灵台:“双联”结出惠民果(图)

22.07.2014  10:21

  原标题:灵台:“双联”结出惠民果

  “双联户”马福成家饲养的肉牛

  错落有致的农民新居

  郭海凤 董福鸿

  盛夏的灵台,群山叠翠,瓜果飘香。达溪河畔,什字塬上,群众致富的理念新了,致富的脚步快了;广大农户争相学技术,找项目,致富奔小康的劲头空前高涨;随着为贫困村配置的扶贫“菜单”逐村、逐项的深入实施,一大批扶贫项目在贫困村遍地开花。正在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犹如缕缕春风,吹暖了灵台农村困难群众的心田,带来了他们脱贫致富的新希望,灵台大地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贫困户变身“产业户”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今年45岁的李永田是灵台县独店镇姚李村的种果大户,几年前,怀惴着种果致富梦的他承包了86亩果园,然而由于果树幼园期的投资几乎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就在李永田最困难的时候,“双联”行动给他送来的福音,“投肥料、找贷款,抽渣车、微耕机、开沟机也都是给我投的呢……”李永田掰着指头说:“这不,今年果树挂果不错,我套了12万只袋子呢,估计收入10万元不成问题!”

  在灵台县,像李永田一样的“新晋”产业户还有很多在“双联”行动的带动下,至目前,全县已经培育了养牛、栽果、种菜、劳务等示范户达997户。

  围绕发展产业致富,各级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积极扶持群众发展以牛、果、菜为主的致富增收产业。全县共帮建“双联行动产业园” 86个,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214.6万元,各级联户干部在科技服务上狠下功夫,给贫困户送信息、送技术、送文化。

  同时,各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办了灵台海升现代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秦宝牧业·灵台万头现代肉牛产业园等5个产业化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至目前,全县牛存栏达到14.65万头,种植优质苹果22.67万亩,其中挂果园7.36万亩,春播蔬菜5.6万亩,上半年,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3000.07元,同比增长17.18%。

  后进村变身“后劲村”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多亏了‘双联’行动,我们山里人也有了这么好的生活条件,这是我半辈子都梦寐以求的事!”终于搬进了小康屋的龙门乡枣子川村民董金贵,生产致富的热情格外得高。枣子川村是灵台县条件最差的村子之一。“双联”行动中,县上把各种来源渠道的项目整合为一个项目群,集中在这个贫困村聚焦发力,如今的枣子川村,建起了小康屋,硬化了村道,修成了梯田,架起了水过面桥,发展环境越来越好,昔日的后进村真正成为了“后劲村”。

  该县实施贫困村项目整合以来,为全县120个贫困村编制各类项目191个,涉及牛果菜、特色种植养殖和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落地项目106个。按照每年在30个左右的贫困村整合实施一批重点项目,用4年时间实现120个双联贫困村项目全覆盖的思路,今年继续选择了32个村作为双联项目整合重点贫困村,目前,已动工建设项目97个,完成投资1.2亿元。

  针对群众发展产业“没钱办事”的难题,建立了以扶贫互助资金、妇女小额信贷、政府金融担保为主,多种渠道优势互补的金融扶贫机制,吸纳社会资金成立小额信贷公司5个、小额贷款担保公司1个,建成并投入运行“便民金融服务点”38个、扶贫资金互助合作社30个,发放各类贷款18.49亿元。

  目前,全县以“路、水、电、气、房”为重点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改善,今年开工建设农村道路通畅工程8条35.8公里,改扩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8处,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1800户,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