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泾川县检察院推进“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纵深发展

30.07.2014  14:15

   中国甘肃网7月30日讯 据平凉日报报道(李翔)泾川县检察院加强与涉农部门、乡镇三方联动,扎实开展涉农项目和惠农资金等清理清查,有效促进了“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

  统筹兼顾,着力集中重点推进。在专项行动中确立了统一安排,统筹兼顾,集中推进的工作思路。由预防部门制定阶段性工作规划,检察长统筹全局,副检察长分片包抓,科级干部包联乡镇,普通干警包联村组的工作方式,形成了检察长亲自抓、分管检察长具体抓、预防部门督促抓的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由副检察长负责带队,集中时间人员,通过查、看、问、访等形式逐乡镇具体指导、督查专项行动推进工作,在全县14个乡镇和温泉开发区设立了检察服务站,确定了15名干警作为检察服务站工作人员,在77个村设立了检察联络室,共协调213名大学生村官,通过短期培训和定期指导,协助驻村检察联络室开展工作。制定了服务室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了有办公场所,有工作人员,有制度有职责。重点对各乡镇2011年以来实施的惠农基础设施项目和惠农资金发放情况及各涉农部门惠农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集中清理清查,并对群众反映强烈或有发案隐患的惠农资金兑现补贴重点进行了检查。在每个乡镇确定了一个村,对所有惠农资金发放情况进村入社进行核对调查,重点对危旧房改造、农机具补贴、农村低保三类惠民资金的申报、审批、发放和资金拨付、使用、管理、监督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在深入调查、摸清底子的基础上,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对收集的资料和信息认真梳理、汇总、分析、评估、研判,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不断完善各项惠农制度,助力服务“三农”发展。

  侦防一体,着力建章立制跟进。立足检察工作职能,发挥自侦部门作用,加大对涉农职务犯罪查处力度,加强与乡镇党委政府、农村基层组织的联系,协助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共立案查处贪污贿赂案件2件4人,渎职侵权案件1件3人。其中,查处截留贪污青贮池项目建设资金和农村危旧房改造补助资金案件1件2人,查处贪污退耕还林资金案件1件2人,查处忽视农村校园安全管理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玩忽职守案件1件3人,发出检察建议3份。对全县危旧房改造项目、农机具补贴、农村低保三个重点领域,立项开展专题调研。同时针对涉农领域职务犯罪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督促各乡镇及涉农部门健全完善惠农政策实施和惠民资金监管机制,深入乡村检查村务公开情况77次,建议各乡镇将农村低保、危旧房改造等惠农项目实施纳入“四议两公开”范畴,协助健全了乡村理财小组、政(村)务公开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了乡村两级财务和惠民资金的管理。

  突出重点,着力强化预防宣教。针对乡村两级干部,尤其是村级干部职务犯罪多发的情况,通过播放宣传片、提供咨询、发放《普法读本》、《维权手册》等宣传资料,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通过剖析案例、播放公益广告、发送廉政短信等形式,对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开展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先后深入各乡镇开展“送法下乡”法制宣传活动13次,向各乡镇及村组干部印发了《平凉市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预防职务犯罪手册》、《“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服务手册》,散发宣传材料18000多份,开展警示教育活动45场(次),在县电视台专题报道3次,在各级媒体上报道29次,展示宣传挂图30余幅,受教育干部达1800多人。同时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组织县直部门党员干部到我院警示教育基地,观看典型案例图展和警示片,接受廉政教育12批次420人。

  加强监督,着力保护民生民利。民行、侦监、公诉等部门设立了“农民维权服务中心”,为依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搭建了“绿色通道”,强化对涉农刑事案件的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建立了涉农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协同公安机关建立涉农刑事案件涉案财物快速追回、快速返还的工作机制,并将刑事和解制度贯穿于案件办理全过程。民行部门针对农民群众开展了“官司有理打不赢,检察院里找民生”的专题宣传,加强了对民生的保护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