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根据科技部、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试点工作意见》,平凉市科技特派员工作于2003年正式启动,2004年10月在泾川县召开了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现场会,总结和推广了泾川县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2005年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在全市农村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决定》(市委发〔2005〕53号),成立了平凉市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科技特派员工作在各县区全面展开,同时市科技局将科技特派员工作纳入每年对各县区科技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之内。截至目前,全市共选派科技特派员962名,进驻761个村,主要分布在农林、畜牧、果蔬、水务等行业。近年来,先后组织实施科技项目70多个,培育科技示范乡镇36个,示范村226个,建立示范基地88.7万亩,领办经济实体22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60多个,培养造就了一批种田致富能手、农机作业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
二、主要成效
1. 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 。 结合推进“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科技特派员驻村后,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突出“三清五改”,结合各自的专业技术特长,认真开展了科技助推新农村建设服务活动,使沼气、太阳能、卫生改厕等新技术、新设施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农民生产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同时,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把先进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送入农民的手中及田间地头,有效推动了科技与生产要素的有效融合,全市科技特派员驻点乡镇、村、社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畜牧、饲草兼用作物、林果、蔬菜等主导产业优势日趋凸显,发展质量和技术含量明显提高。
2. 培育了一批科技示范典型,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 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结合当地产业发展,认真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手把手教出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同时,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产业开发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创业活动的典型示范作用,通过以资金、技术入股等形式领办经济实体,架起农民和市场之间的桥梁,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辐射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
3. 加快了农业科技知识普及,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 充分利用“科技三下乡”、 “科技活动周”等活动,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为载体,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坚持按需培训、学以致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立足当地生产和科普现状及特点,采用课堂讲授、现场指导、入户交流、多媒体教育等各种形式,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科技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活动,较大程度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培育了一大批科技能人。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尽管科技特派员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不健全。 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尚未理顺,科技特派员分散在不同的部门,科技局没有有效的手段进行调配管理,只能进行指导性管理。大部分县区没有成立专门的科技特派员工作机构,没有明确的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导致特派员工作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组织安排,工作进展不平衡,成效不显著。
2. 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实施以来,虽然有关政策规定“市县(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科技特派员驻点村开发项目的启动资金、奖励基金等,由科技特派员办公室统筹安排使用”,但是却没有真正落实,所有支出依靠各派出单位,特派员实施无偿服务,在开展科技服务、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等方面无法建立利益导向,使得特派员在基地建设和自主创业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也无法激发科技特派员干事创业的热情。
3. 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科技特派员选派不科学。一方面很多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由于存在人员紧缺等实际困难,往往不愿意把技术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的人员作为选派对象,导致科技特派员专业素质达不到要求,难以适应农村工作需要。另一方面,即使选派了骨干力量作为科技特派员,选派单位仍然干预较多,导致特派员大部分时间在原单位工作,真正下乡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服务的时间很少,不能及时解决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二是农村对科技特派员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大与现有科技特派员的数量偏少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我市科技特派员很少参与高层次培训,对培养专业农民缺乏应有的才能,不能满足农民对新知识新政策的需求。
4. 宣传工作不到位。 部分县区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调查研究和宣传报道不到位,没有及时地把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效果和农民群众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典型事例报道出来,没有及时地去发现、研究、总结和推广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中的一些创新性做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 健全工作机构。 市科技局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作用,认真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统筹协调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各县区要根据自身实际,及时成立领导机构,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科技特派员联席会议制度。科技特派员领导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解决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中的具体问题,加强对特派员工作的指导,同时要经常深入到科技特派员服务点,及时了解和掌握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为他们排忧解难。
2. 完善选派制度。 针对各县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制定分层次的指导意见,坚持“双向选择”,按需下派,建立下派人员备选人才库和需求意向项目库,建立供需双方沟通、双向选择的有效机制,真正把科技能人下派到合适的地方,防止一哄而上的形式主义,做到成熟一个,选派一个。
3. 加大财政投入。 各级财政要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支持力度,每年的财政预算中要设立科技特派员工作专项资金,包括项目实施和科技特派员工作补贴经费等。同时政府要鼓励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支持科技特派员实施科技项目开发,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4. 加强宣传培训。 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在传统培训方式的基础上,加强组织协调,运用远程教育等先进手段开展面向各乡镇的技术培训。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对科技特派员的培训工作。在积极组织科技特派员参加专业技术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定期召开汇报会、交流会、参观学习等方式来提高科技特派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在全市上下形成浓厚的科技特派员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