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平凉市委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

28.12.2015  10:49

  中共平凉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中国共产党平凉市第三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攻坚阶段,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中共平凉市三届十一次全委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议精神,把握发展大势,立足市情实际,紧扣时代脉搏,顺应群众期盼,认真研究了“十三五”时期全市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指导思想

  (一)“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二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党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紧盯全面脱贫和全面小康战略任务,始终扭住市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建设小康和谐文明生态平凉”的思路目标,突出主题主线,紧跟时代步伐,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大项目带动、大招商助推、大产业支撑、大园区引领,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等“八个转型跨越”,持续实施能源综合开发、新型城镇化等“十大工程”,加快构建“一中心两园区”城市布局,集中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在顶层设计上科学谋划,在攻坚克难上勇于担当,在补齐短板上主动作为,在干事创业上凝心聚力,谱写了平凉发展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全市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全力争项目、抓招商、促消费,有效带动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每年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000多项,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5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01倍,年均增速30%以上。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年翻了一番。经济总量达到360亿元,人均GDP达到16250元,大口径财政收入44.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5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4倍和1.6倍,财政支出150亿元以上。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步伐最快的五年。突出提质增效、延伸链条,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21.8∶46.9∶31.3调整为26.2∶29.7∶44.1,实现历史性跨越。《陇东能源基地开发规划》和《灵台矿区总体规划》获得国家批复,煤电化一体化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为龙头、化工冶材为主导的特色循环产业集群,建成了全省最大的煤矿、火电厂、水泥厂、棉纺厂和煤制甲醇、聚丙烯项目。园区(集中区)建设成效显著,光伏发电、生物制药、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碳纤维新型隔热材料填补全省空白。坚持扩量提质创牌增效,强力推进“五个百万”增收工程,大力推广旱作高效农业技术,粮食产量连续五年保持在百万吨以上;坚持不懈地实施冻配改良,牛产业实现了由役用型向商品型转变,饲养量达到116万头;苹果产业整片带、整区域推进,栽植面积达到243万亩,“平凉金果”获中国驰名商标并打入欧盟高端市场;蔬菜产业引进高新技术,集中连片种植,面积达到93.5万亩,产量达到146万吨。引进建办了秦宝牧业、海升果业、方盛蔬菜、恒达纸业、陇东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中心等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42户,注册农产品商标150多个,特色产业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占比达到51%以上。集中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163”计划,加快推进中华崆峒养生地建设,以崆峒山、大云寺?王母宫为重点的大景区建设进展迅速,养生产业初具规模,养生旅游起步升温,“神奇秀美崆峒山?天下养生第一地”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比2010年分别增长2.1倍和2.4倍。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大扶贫攻坚、实现脱贫人口最多的五年。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扎实推进“1236”扶贫攻坚和双联行动,认真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五年共实施整乡整村推进项目530多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1.3万户634万平方米,移民搬迁1.08万户5.18万人,彻底告别了土窑洞和地坑庄子,解决56.65万人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初步实现了“自来水化市”“梯田化市”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0995元和6060元,年均增长10%和12.3%,贫困人口由2011年80.3万人减少到2015年32.12万人,贫困面由41.54%下降到16.5%。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突破基础瓶颈制约、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坚持从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抓起,着力推进路、水、电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后劲。西平、天平铁路和西长凤高速及静庄、泾渗、国道312线平凉城区过境段等建成通车,平华一级公路开工建设,新增等级公路、硬化路4968公里,实现了县县通二级、乡乡通油路、94%的村通硬化路。引洮二期静宁受水区、河堤治理、水库工程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加快推进。建成了一批输变电和农网城网改造工程,电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光纤宽带传输网络覆盖城乡。五年累计完成城乡建设投资450亿元,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40367套,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3倍和4倍,城镇化水平达到36.5%,相继实施了东大门改造、西大门畅通、绿地公园、“八沟一河”治理、棚户区改造等项目,配套实施了雨水、污水、弱电等一批地下管网工程,构建了“六横十二纵”的路网框架,“一中心两园区”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建成区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绿地率提高到31.8%,城市品位有了显著提升。六县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抓建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和“三清五改”等示范试点1342个,农村整体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建成西北首个利用水泥窑资源化处理生活垃圾项目和中心城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供热面积达到1100万平方米,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实现县域全覆盖,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市域内主要河流地表水达到国家三类水质标准,平凉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创新投融资体制、金融支持发展力度最大的五年。围绕破解融资难的问题,组建成立了市投资发展、惠民、泓源、富民交通、崆峒山旅游集团等一批融资平台,完成直接融资55.59亿元。甘肃银行平凉分行、交通银行平凉分行开业运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22家,新增便民金融服务网点2354个,实现企业债券融资13.5亿元,引导商业银行通过投资银行产品为4户企业直接融资36.28亿元,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56.7亿元、存款余额696.51亿元。推荐在省股权交易中心和上海股交中心挂牌企业52家,完成直接融资4.89亿元。设立市长金融奖,建立县(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组织开展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创建活动,“四融平台”和果树经济林贷款在全省创造了经验,全市金融生态持续改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最强的五年。坚持问题导向,积极稳妥推进,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财税金融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等走在全省前列,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6项,减少71% ,政务服务中心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第九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崆峒文化旅游节、平凉金果博览会、第六届世界养生大会、灵台皇甫谧世界针灸文化交流会、两届华夏母亲节暨海峡两岸西王母女性文化研讨会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泾川被国台办命名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平凉开放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引进全国500强企业12户,中石油、江苏悦达、酒钢集团、苏宁云商、中电科集团、天纤棉业、甘肃陇能能源、陕西星王集团、花样年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落户平凉,先后与33所高等院校、38所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落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61亿元,2户企业挂牌上市,非公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占GDP的比重达到48%。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年承诺措办十件惠民实事,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累计达到488.4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5倍,占总支出的74.9%。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市医院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和儿童专科病区、市妇幼保健院、老年养护院、特教学校、精神病院、广播电视新闻中心、全民体育健身广场等一大批公共服务项目建成运行,基本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村卫生室、村文化室全覆盖,全市顺利通过“两基”国检,4个县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达标验收,平凉医专升格为甘肃医学院,填补了我市本科高校的空白,平凉职业技术学院顺利通过省高校设置专家委员会的评审,774项科技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升。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率先实施了新农合分级诊疗和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有效解决了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和企事业单位长期临时工养老保险以及关闭破产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等历史遗留问题,启动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乡镇干部基本工作生活条件“三年改善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扎实推进平安平凉建设,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尤为重要的是,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着力构建和实施党风廉政建设“3783”主体责任体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化先锋引领和效能风暴行动,从严从实监督管理党员干部,切实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组织和作风保证。同时,依法治市开启新征程,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族团结进步局面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关系深入发展,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乡镇人大工作在全国创造了经验,协商民主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连续两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这些成就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取得的,进一步增强了全市上下脱贫攻坚、补齐短板、转型升级、实现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二)“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从面临机遇看,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区域经济在新一轮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调整,为我市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国内外产业链提供了重大契机;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陕甘宁革命老区、关天经济区等重大规划,特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十三五”时期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采取超常规措施对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倾斜支持,释放了一系列重大机遇利好,为我市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重大契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产业结构加速向中高端迈进,东部产业加速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为我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提供了重大契机;我市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关键阶段,经过多年特别是“十二五”时期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产业、区位等后发优势日益凸显,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全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高涨,作风明显好转,谋发展抓发展氛围浓厚,为如期完成脱贫目标、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大契机。从面对挑战看,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国内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努力化解经济下行压力、减小负面传导效应任务艰巨;我市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任务艰巨;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比较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任务艰巨;人民群众收入水平较低,贫困人口较多,发展短板明显,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同步建成全面小康任务艰巨;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实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比较优势不够明显,体制机制障碍突出,深化改革开放任务艰巨;干部队伍在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方面还显得比较欠缺,持续巩固作风建设成果、持续提升能力素质任务艰巨。对于困难和问题,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平凉正处在保持中高增速、缩小发展差距的重要关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关口,处在体制机制变革、发展活力蓄积的重要关口,处在优势充分释放、动力加快转换的重要关口。面对机遇,抓住用好就能实现转型升级;对于挑战,应对得当就能转化为新的发展契机。我们要准确把握省委“八个转变”的科学判断,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科学谋划、真抓实干,趋利避害、主动作为,努力开创“十三五”发展新局面。

  (三)“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省委坚持中高增速与质量效益并重等“八个并重”的要求,积极适应新常态,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深化改革,破解瓶颈制约,保障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加快建设小康和谐文明生态平凉,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严格遵循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和党的领导的原则,始终不渝地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十三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始终坚持创新发展,更加注重转型升级。深刻认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聚焦创新体系、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创新,着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不断催生新动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让创新贯穿于一切工作的全过程,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始终坚持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区域统筹。深刻认识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布局,推进区域内组团联动发展,加快崆峒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泾川灵台、华亭崇信、静宁庄浪协同联动,促进一二三产、城市和乡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分工协同、布局合理、优势对接、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更加注重生态环保。深刻认识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强环境治理力度,不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倡导节约健康环保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始终坚持开放发展,更加注重合作交流。深刻认识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全方位扩大开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激活发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

  ——始终坚持共享发展,更加注重和谐公平。深刻认识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公正,让全体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发展动力,团结各族群众,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