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工业园区建设高歌猛进(图)

15.06.2015  13:57

  宏达国盛·平凉义乌国际商贸城汲取国际优秀商贸市场规划设计新观念进行建设。通讯员 任军

  原标题:平凉工业园区建设高歌猛进

   中国甘肃网6月15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 (记者 惠程华 通讯员 张洁)6月7日,随着总投资达18亿元、浙商在甘肃最大的单体投资项目宏达国盛·平凉义乌国际商贸城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平凉工业园区在一路高歌猛进中,再一次拉开了项目建设热潮。

  精准定位绘制园区发展新蓝图

  成立于2002年的平凉工业园先后被列为国家级煤炭深加工示范区、全省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全省军民结合产业园,被授予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经济园区、甘肃省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甘肃省开发区建设发展成绩突出单位。近年来,平凉工业园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中心两园区”城市战略布局和“三个率先”的总体要求,以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目标,紧扣“五大”发展定位,集中精力抓改革、求创新,抓招商、建项目,抓配套、强基础,抓统筹、促发展,全面提升了开发层次和建设水平,在省商务厅组织的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评估论证中,名列第一通过评估论证,在全省35个开发区考核中,从2010年第28名升至2014年第7名,并连续3年跻身全省十强开发区行列。

  在园区开发建设中,平凉市坚持规划引领,全面推进规划修编。目前,园区发展空间由原来的“两廊串多片”调整为“一心、三带、七区”(即“一心”为综合服务区,“三带”为312国道产业发展带、泾河北路产业发展带、泾河生态景观带,“七区”为商贸加工区、电力工业区、农副产品加工区、仓储物流区、高新产业区、综合服务区、煤化工区7个功能区),规划面积由建园初期的1000亩扩展到9.954万亩。

  优化环境谱写项目建设新乐章

  近年来,园区抓牢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8.5亿多元,实施30多项基础设施工程,提升了设施承载能力。

  记者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蓝图上看到,园区已经全面建成了“一纵一横”道路、南北路泾河大桥等9条道路。建成了110千伏、330千伏变电站主体,实现起步区供热全覆盖,埋设起步区南北路、东西路、泾河北路等路段供水、排污管道8700多米。园区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正在积极办理马峪口路、煤化工外围道路、平镇路及桥梁、铁路专线等道路10多条道路的前期手续,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同时,随着起步区、综合服务区道路改造及750千伏变电站、供水工程和铁路运输专线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建成,园区设施体系日臻完善。

  在抓环境优化的同时,园区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利用兰洽会、西洽会、文博会等节会推介宣传园区,多次组团赴江苏、浙江、云南等25个省市,与陕西星王、浙江义乌、江苏悦达等30多家集团企业对接。邀请中国电子装备、中煤科工、江苏商会等10多家院所商会入园考察,共洽谈各类项目70多项,签约项目30多个,签约资金约720亿元,到位资金150亿元。

  目前,园区初步形成了以华泓汇金、陇能能源、平凉电厂等为代表的陇东煤电化产业,以荣康实业、亨达机械、虹光电子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以风尚吉伍、世博伟业、仁河汽配等为代表的商贸物流业,以金江副食、长丰面业、鑫海冷链食品等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业,以太阳能光伏产业园、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园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极具特色的工业园区产业体系。

  筑巢引凤写好优质服务大文章

  园区在不断加大“筑巢引凤”服务环境建设力度的同时,千方百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让客户不仅留得住,扎得下根,而且能够快速扩张发展。

  为了解决企业融资难困境,园区搭建了投融资平台。园区以泓源工业投资公司、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为依托,构建了投融资平台并建成运营。近年来,泓源公司为10多个项目融资4.2亿元,担保公司为120多户企业提供贷款担保8.5亿元,小贷公司为30多家客户提供贷款2.7亿元。

  在土地征收上,严格按照《土地法》要求,采取项目批次报批等方式,建立土地报批“绿色通道”,并多次修订征地拆迁评估补偿标准,制定出台项目跟踪服务管理、入园项目指导、建设用地批后监督等意见办法。同时,全面加强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消防安全、治安综治、信访维稳等工作,确保园区社会稳定;全面深化作风整顿,大力开展效能监察,服务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和优化。

  园区按照“大园区、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设置了8个职能机构,设立了国税、地税、工商、质监、国土、司法、公安、食药监等派驻机构,成立了综合执法大队、土地储备中心,并赋予相应的工作职责和权限。组建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基础配套、社会稳定、督查等5个工作领导小组,推行首问责任制、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和帮扶企业责任制等,对入园项目推行“五个一”服务机制,实现了项目报批、落地、建设等环节“一站式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园区已经初步形成了“统一、精简、高效、便捷”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