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孝心故事感动世界

03.11.2015  15:54

  原标题:平凉孝心故事感动世界

  ——获奖电影《我和妈妈》主创人员访谈实录电影

宣传页

获奖证书

  梗概:

  电影《我和妈妈》以民风淳朴的陇东农村为背景,以平凉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张晓为原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极度困难中向命运宣战的少年形象。主人公阳阳是一位不满7岁的农村少年,父亲在外打工、为救落水儿童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母亲患风湿症瘫痪在床。母亲带领阳阳投奔舅舅,不料舅舅家也生活困苦,无力抚养,年幼的阳阳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阳阳在老师杨青的帮助下,砍柴、挖药,一边上学,一边伺候母亲,以自己真实的孝心行动感动了所有人,在乡亲们的帮助下,阳阳终于长大成人,考上大学,带着母亲完成了学业。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在前不久落幕的美国圣地亚哥第十二届国际儿童电影节中,由平凉市委宣传部、平凉市文广局和甘肃金辉黄土文化公司联合摄制的影片《我和妈妈》获得此次电影节优秀影片奖,并在美国加州公映,为中国、为甘肃平凉争得荣誉。

  这部电影何以获得国际评委的一致好评?它打动人心的地方究竟在哪里?日前,记者与《我和妈妈》导演郭少雄,编剧——平凉市原文联主席姚学礼、庆阳农民作家吴金辉,制片人吴辰光、吴辰宇座谈交流,了解到了这部具有现实主义和文化传承意义的电影背后的故事。

  把平凉好故事讲出去

  记者:一部电影的成功来源于多个方面,我想问一下郭少雄导演,为什么会选择以孝道为题材拍摄《我和妈妈》电影?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郭少雄:我一直在寻找电影的文化新生态,我觉得有根的故事才有生命。孩子是我们的苗苗又是社会的根,为孩子创作我们不会衰老。用情感的力量让孩子感知真善美,这才是儿童电影的追求和责任。我一直以为,朴素无华,没有现代技法的乡村题材和细节才是一部电影长久有力量的表现。《我和妈妈》的编剧姚学礼是平凉本土的一位乡土作家,国家一级创作员,已经出版著作50多本,是位有影响的名作家。他熟悉平凉发生的故事,有很细致的写作能力,对陇东农村和山区生活有深刻体会。他将生活精心摹写,细致还原,把时代观念、历史传承和文人的阅读感动存留了下来,用原汁原味的平凡故事还原了陇东原生态的民间景观,这使得他的作品永葆青春的观赏价值和艺术魅力。吴金辉是甘肃金辉黄土文化公司的创办人,他还是一位创作多部电影剧本的本土作家,和姚学礼一样都是扎根本土、坚守家园、不离不弃地在农村生活。他拍摄的电影《大山深处的保尔》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优秀编剧奖。这两个人的合作正是我所期盼的“有根的生命之作”。

  我把纸面上的文学变成活生生的立体形象,这离不开演员。主演张晗是一位话剧演员,曾出演《我的母亲——赵一曼》、《篱笆·女人·狗》等几十部电影,在这部电影中表演出色,令观众称赞。小孩阳阳扮演者江昊桐是中国内地影视童星,在《黄土地的守望》、《纸飞机》、《水墨大别山》等电影中都有精彩的表现。还有刘国光、项洪、李淼、黄静等演员,在这部电影里都有很出色很精湛的表演。当然,在拍摄中我们还得到中共平凉市委宣传部、平凉市广电局、庆阳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使这部影片拍摄进行得十分顺利。

  记者:在商业大片泛滥的今天,你们能用电影形式来传递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美德,是当下时代之幸,也是电影人之幸。我们看到,现在真正有营养和意义的影片很少,这也是国内电影一直不被世界所认可的原因。相信电影《我和妈妈》的获奖能为中国电影带来一些思考。

  吴金辉:陇东这块蕴藏着深厚文化的沃土,连着五千年中华血脉的泾河,传承着人性的光辉,民风在这里洋溢着一种知恩图报和孝道精神,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熏陶着这一方水土,这一方人们从泾河到教子川,见证了人间孝道;从泾河到教子川,不断演绎着人世间最感人的孝道故事。电影《我和妈妈》诞生于陇东大地,作为甘肃首部农村儿童孝道电影,旨在“传承美德、弘扬孝道”,让这块土地上的感人故事激励全国观众,助推“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

  《我和妈妈》近于原生态的叙事方式,呈现着平凡人日常生活审美,它在触手可及的家庭生活细节中充分挖掘通俗琐事的表意潜力。影片没有把阳阳写成英雄,而是写了他的成长,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还很幼稚,当他因绝望而逃跑时,是杨老师用教子川的故事教育他,当他报复舅妈,偷舅妈家的鸡还拒不认错时,是母亲告诉了他,做人要正派更要宽容。阳阳的每一步成长都是在母亲和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的,他们之间有对立有分歧也有争吵,但他们不断沟通,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一起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但他们相濡以沫,构成了一道奇特的人生风景线。

  电影《我和妈妈》,旨在将这一具有根源性、原发性、综合性的孝道精神当作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存形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与高尚的文化精神,进行推广、培育感恩图报的责任意识,达到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根本目的。并要将影片打造成一部传承道德文化、延续道德脉络、弘扬道德力量的孝道名片,使这部电影能在播放传播中给广大青少年,给人的灵魂予以启迪作用,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为人类文明的更大进步尽一份力。

  吴辰光:我要特别感谢平凉市委宣传部、平凉市文广局、惠民房产公司以及平凉人民的大力支持,这给了我力量和信心。从艺术上讲要有大气象大格局,目标要大,标准要高,拍片时我坚守三点:一是要为生活提供永远充沛的正能量。二是回应时代变化,描绘中国式儿童。三是坚守精神高地,打造儿童文学影视精品。

  得到国际评委的一致好评

  记者:这是平凉第一部孝道电影走出国门,我想请大家谈一下这部影片在美国参赛情况以及评委和观众的评价好吗?

  吴辰宇:8月28日至9月1日,第十二届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开幕。本次电影节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部影片参赛,这100部电影是从40多个国家的400多部参赛电影中投票决出的,中国有8部影片入围,甘肃本土电影《我和妈妈》成功入围了本次电影节,并荣获优秀影片奖。

  有的评委是来自好莱坞的专家,在颁奖会上,评委奥特尔说:“《我和妈妈》是一部热爱生命的小人物儒家精神的再演绎,对陇东世俗生活和民间景观真实而平静的呈现,可以使孩子读懂母亲与儿子的关系。”

  《我和妈妈》是本届电影节放映的中国第一场电影,在放映中专家点评说:“孔子有思想,中国儿童有担当,儒家很聪明,能用‘孝’这一个字解决经济利益关系。”评委在看到电影中小孩阳阳为母亲做饭这一细节时,评价道:“本该是母亲养育儿子,替儿子做事,但儿子却做了母亲该做的事,说明中国孩子从小能吃苦,不怕困难、坚强、有担当,这是中国儒家讲求的善良、勇敢、顽强、不屈不挠和自强不息及自力更生的精神品质。影片太棒了,感谢你们对孩子们做出的贡献。”

  这是甘肃儿童电影首次走向国际舞台,并在圣地亚哥市面向国际观众进行展映。观影后我与来自不同国家的观众进行了交谈,观众对这部影片给予了赞扬。Karl Weiss说,“电影《我和妈妈》是蕴含中国孝道文化的电影,有几处戏催人泪下,让人领悟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观众Kevin Tostado说,“这个电影很感人,尤其音乐非常棒,片尾曲很有寓意。”Jeri Jacquin说,“电影里面孩子很勇敢,妈妈也很勇敢,我深信美国小朋友会喜欢他们,希望这部电影走向世界。”

  影片在华侨观众中受到热烈欢迎,他们说:“孝敬老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这是华人的文明,影片真实、明朗、清晰、生动感人,人物淳朴、可爱,令人敬佩。”电影在放映后,观众纷纷对剧组人员说:“中国人真好,谢谢中国!”“崆峒在哪里,陇东在哪里,告诉我,我要去看看!”

  电影在加州放映期间,剧组还与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地区剧组交流座谈,联系在英、法、德和中国台港地区公映,剧组还走访了纽约联合国科教文委,受到高度肯定。

  借助电影让孝行天下

  记者: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孝文化基础上的,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我和妈妈》这部反映孝道文化的电影将带给我们什么?它更深远的意义是什么?

  姚学礼: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文艺座谈会上讲: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太阳,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滋润心灵,陶冶人生。发生在平凉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张晓孝敬老人的事迹,正是一个中国好故事,把中国故事、平凉故事讲出去,这是我的担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受到全社会关注。塑造儿童的美好心灵,爱护我们的妈妈——这个人、这个家园、这个祖国、这个大自然是有广阔含义的,于是电影名字起为《我和妈妈》。我们就是要使现在的人们用心来加深认识,处理“我和妈妈”这个关系。这就牵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底线:孝的品德。

  年年岁岁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孝道是传统的文化乡愁,孝敬父母的主题没有变,但老树开新花,表达孝道的人和故事总不一样,发生在平凉16年前的孝道故事,是平凉人的真实形象,他曾感动中国,这是平凉人的人品,是平凉的精气神。

  现在传统伦理受到市场伦理的冲击,年轻人外出打工,农村的留守儿童见不到妈妈,留守老人和残疾人群体需要关爱。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我们推出这部教育片,目的就是接地气,接传统美德的接力棒,引起人们对我与妈妈,我和祖国,我和大地,我和故乡的思考。如何回报,如何感恩,如何担当,弘扬什么,拒绝什么,青年人如何在社会中成长,如何告别人生的一段艰难,在面对现实中如何坚守真善美。

  这部电影的特点是:以情动人。有感动才有行动,以感情的张力和故事情节的张力肯定民间正义伦理精神,呼唤感恩观念的回归。

  综上所述,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是本部电影的社会意义和努力方向:一是儒家文化应该在“民间景观”里演绎和重建。二是陇东文化和崆峒文化亟待在地方自闭中“走出去”,使我们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三是陇东是华夏文明传承区的始祖文化区,用鲜活的当代形象表现已有的传统观念,题材不那么新,艺术趣味不那么前卫,却有精神高度,电影,这是能穿透时间代表中国农民的人生的,因为它已穿透了历史,还要穿透下去,可以归结说:道路不可复制,精神可以再生。四是这部电影是对平凡人物、对小人物劳动的礼赞,她是讲做人的起点,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历史起点,我们现代社会的农业农村的起点。五是为生活提供永远的正能量,正能量是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带着感情,甚至带着泪去见证一个时代发展过程,《我和妈妈》展现了上世纪西北山村小人物生存命运,有民间故事原型使作品没有远离“永恒的人性光辉”,这就有更广泛的适应性,聚合了今天受众心理。

  记者:“百善孝为先”,“孝德之始也”,《我和妈妈》以电影的力量在传播和践行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今时代,电影《我和妈妈》的教育意义,对于褒扬孝道美德,弘扬孝道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也希望电影能在多个平台上播放,将这股“孝行之风”传播得更加深远。

  记者 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