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城区空气质量不断向好的启示

27.11.2015  17:24

  原标题:平凉城区空气质量不断向好的启示

  日前,有从北京返乡探亲的朋友对我感叹说:平凉城里的空气质量真不错,浮尘少,烟气少,无显著异味。不仅是从深受雾霾之苦的北京回来的他这样说,常年生活在其他大城市的人到平凉后往往也这样说。我毫不怀疑他们赞美平凉的真诚,对一个地方的空气质量的好坏,或许外来的人才最有资格做评价,因为他们在比较中会产生最直接的感受,一直居留在平凉的人对此之所以没有外来的人敏锐,只能用“只缘身在此山中”来解释了。

  平凉城里的空气质量能不断向好,达到目前这样的水平,过程其实并不简单。有一定阅历的人应该记得,若干年前,不仅平凉城的土气、破败、狭小和现在的光鲜、气派形成巨大反差,空气质量更不可同日而语,平日里,街道尘土飞扬,烟气四溢,半空中飘浮的是位于城西的水泥厂排放的滚滚浓烟,尤其到了像目下的冬季,进入供暖期后,情况更糟,各单位各自为阵建起的大小不一的锅炉房上,高矮粗细不一的林立的烟囱,加上靠烧炉子取暖的大量居民家中烟囱中排出的煤烟,让冬日的小城终日被笼罩在“乌烟瘴气”中,那时,“空气质量”一词在平凉老百姓中还鲜为人知,空气质量无论差到何种地步,大家也不会有多少怨言,忍受的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特别是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才发现,以前习惯忍受的东西带来的危害太大了,空气质量的优劣与自己的健康有直接关系,保护环境、优化空气质量,就是保护自己的健康。在民意和国家环保政策的共同发力下,平凉的地方党政顺应时代潮流,顶着财政资金捉襟见肘、各种矛盾纷至沓来的巨大压力,做起了保护环境、改善城区空气质量的大文章,忍痛关掉了在地方企业中一枝独秀的太统水泥厂,从根子上清除了城区空气最大的污染源,近几年又陆续将城区各单位自建的锅炉房差不多全关停了,利用平凉电厂的热能实行统一供暖,加之经过城市改造,先前住平房的人家几乎全搬进了楼房,烧土炉子取暖的人家已基本见不着了。烟气排放的有效控制,保证了城区空气质量迅速趋于好转。与此同时,环保、环卫等部门乘势而上,发挥各自优势,置备机械设备,在城区街道吸尘、喷雾、洒水,大大降低了空气中的粉尘含量,助推了空气质量的进一步优化。这些惠民之举,为平凉城区空气质量水平的连年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听到外地人赞美平凉城区的空气质量,我们平凉人应该自豪,但更应该感谢为给我们营造这种生活环境做出努力的所有人。除此,由平凉城区空气质量不断向好的实例,我们还应该得到如下启示:一是政府决策部门在事关民生和社会性事务的规划设计上,要有足够的胆略和超前、发展的眼光,有动用大手笔的自信,短视、裹足不前、畏首畏尾、小打小闹、被动应付都是干事创业的羁绊;二是凡涉及惠民工程,都得实事办实,坚持不懈,不搞花拳绣腿,不虎头蛇尾,就该像平凉环保、环卫等部门坚持每天在城区街道吸尘、喷雾、洒水一样,要踏踏实实尽到自己肩负的责任,绝不能有走过场、贪图政绩的歪念;三是为老百姓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发展经济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可同步,没有先后和轻重之分,从某种意义上讲,优良的自然环境或许比单纯的GDP指标更有价值。

  记者 李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