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华亭大学生兄弟当“牛倌”
中国兰州网12月29日消息 华亭县马峡镇大岭村有一对兄弟“牛倌”,哥哥叫郭伟,去年毕业于陇南师专,弟弟叫高刘渭,前年毕业于陕西一家高职院校,兄弟俩都20出头。精干、帅气的两人大学毕业后萌生了“赶着牛儿奔小康”的念头,齐心协力办起了养牛场。
“为什么会选择养牛?”面对记者的疑惑,高刘渭说,“大岭村地处关山脚下,土地肥沃、水草丰茂,祖辈们世代都以养牛为主业,再加上近几年县上大力推广种植双垄沟播玉米,这是牛丰富的天然粮食,非常适合搞规模化养殖。在上大学期间,我就很留意养殖方面的相关信息,曾经梦想着毕业后能回到家乡,带领父老乡亲们依靠发展现代养殖业发家致富奔小康。”
2012年7月,学习了3年汽车维修专业的高刘渭毕业后,在山东青岛一家汽车公司谋得了一份月工资3000多元的工作,在别人眼里也算学有所成。但是干了一年后,“不安分”的高刘渭总觉着工资再高也是给别人打工,自己的梦想是在生他养他的家乡发展。于是,他毅然决然辞掉工作,回到家乡筑起“牛倌梦”。
“家里花那么多钱供个大学生,又跑回来养牛,能有啥出息呀?”看着高刘渭在家养牛,村里许多人都不理解。“搞养殖业的确很辛苦,其中还有很大风险。但我相信只要踏实肯干,土里肯定能刨出个‘金娃娃’!”高刘渭坚信农村也有发展空间。
2013年,高刘渭将自己搞养殖业的想法告诉了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哥哥郭伟,兄弟俩一拍即合。说干就干,他们当即拿出家里的所有积蓄,投资20多万元建起了养殖场。为了稳扎稳打,节约投资成本,刚开始他们在养殖场养了100只绵羊,今年春天已经全部出栏,赚了7万多。
捞到“第一桶金”,兄弟俩创业的信心更足了。今年5月份,兄弟俩通过多方借贷又投资50万元,扩建了养殖场地,引进了40头西门达尔牛,建起了青贮饲料氨化池,收购存储饲料200多吨,给牛贮藏了一年的“营养餐”,养牛场的规模得到逐步扩大。
“西门达尔牛品种优良,最快20个月可以出栏,一头牛成本一般在5000元左右,如果宰了卖牛肉一头牛能卖1.4万元,除去成本,一头牛保守算也能赚个8000多块钱,这样算下来,一年至少可以赚个十来万”。算起养牛增收账,高刘渭胸有成竹。
高刘渭还向记者介绍,“玉米秸秆青贮饲料是牛最好、最有营养价值的‘美餐’,许多农民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大多都依然按照传统养殖方式养牛,一来牛出栏周期长,二来肉质不够细腻结实。我正在逐步引导农户改变传统养殖模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养牛效益。”
谈到今后的发展思路,高刘渭信心满满:下一步打算引进适合本地养殖的优良品种,尝试采用“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养殖场专门负责养殖基础母牛和技术指导,然后向农户投放牛仔,实行订单回收,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养殖,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同时,他还设想要建立自己的屠宰加工基地,延伸产业链,让牛肉身价倍增。据《平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