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 地税干部笑开颜 省地税党组下大力气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调动难问题

23.09.2015  11:01

  9月的陇原大地,秋风送爽,凉意渐浓。但省地税局党组对基层一线干部的关怀照顾如煦煦春风,让这个秋天不同以往,暖意融融。

  记者近日在甘南、临夏等地走访发现,地税部门人人笑逐颜开、处处生机勃勃。对于记者的惊愕,一干部说:“是省局党组让我们感受到了如沐春风的温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这一切,都缘自于省地税局党组近期的一次干部调配。

  心系一线 基层干部很温暖

  2012年,省地税局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始终将深入一线调研、了解基层实际、倾听干部建议、关心职工生活等作为开展工作的主线和重点。经过多方调研,统筹考虑,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地提出了“政策、经费、待遇和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的“四倾斜”工作措施,深得民心,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又针对部分地区,尤其是边远、高原、民族地区干部中普遍存在的工作动力不足、兴致不高、状态不好,干部队伍死气沉沉、缺乏活力等问题,研究制定了《甘肃省地方税务局干部职工调配管理暂行办法》,一项解决全系统干部职工夫妻两地分居、调动难等突出问题的规范管理办法正式出台,一项鼓舞干劲、预防腐败、弘扬正气、聚集正能量的民心工程就此启动!

  原来,迫于当前就业压力,很多大学毕业生起初抱着“边远、高原、民族地区分数相对较低”的思想,通过公务员招考进入地税部门工作,然而随着娶妻生子,两地分居带来的诸如老人小孩无人照顾等问题愈加突出,致使家庭矛盾重重。有的干部开始托人情、找关系、走后门,无心工作;有的干部苦于没有门路,自暴自弃,得过且过,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和队伍稳定。

  一次,全省综合业务培训班上,一位学员在发言时说起了自己父母身体不好无人照顾的境况更是声泪俱下,精神趋于崩溃。还有局长信箱那一封封请求调动的信件,一句句酸楚无助的话语,都重重的叩击在省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吴仰东的心上:“当时我就在思考,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长此以往,这些干部的工作动力就减了,向上进取的信心就丧失了,大好前程也就毁了,而且还可能产生各种意想不到的懈怠和腐败,不利于队伍稳定,无助于地税事业长远发展。”

  记者从省地税局人事处了解到,该《办法》从税龄、分居时间、工作地点等方面细化分类,逐项设定加、减分值,确保结果公平公正、程序阳光透明。

  “比如在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工作的,工作年限1年按1.2年计算,海拔2500米以上的按1.5年计算,海拔3000米以上的按2年计算……分居一年记3分……按项积分,以分排名,位次靠前者先调动,按照排名逐年解决。”

  “从3月份调查摸底开始,三上三下,反复核对和测算,历时5个月,7月份22名符合条件、排名靠前的干部如愿调到兰州工作。”

  “各市州根据公务员基层服务年满5年的要求,按照编制空缺,对夫妻跨市州、跨县区工作的系统干部,逐步进行调动。”

  ……

  记者还了解到,近几年省地税局两次在全系统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干部到省局机关工作,既补充了新鲜血液,也为基层干部尤其是两地分居的年轻干部创造了出路,各市州地税机关也纷纷效仿,干部欢迎,群众拥护。一项项亲民、为民、惠民政策,都蕴含着省局党组如沐春风的温暖,难怪“人人笑逐颜开,处处生机勃勃”。

  春风送暖 幸福来得太突然

  一纸调令,五味杂陈。对22名调动入兰的地税干部来说,这个夏天,无疑是幸福的、惊喜的、快乐的,也是“突然的”、“意想不到的”、“终身难忘的”。

  他们中间,大多数人在地税系统工作超过20年,分居时间均在7年以上,时间最长的达到了23年,因为种种原因,有的年近50甚至还没有孩子,有的年纪轻轻却落下一身毛病。他们远离家人、独处异乡,不是不想家,不是装伟大,而是工作所需,生活所迫,无助又无奈。

  刘彩芳今年48岁,在甘南工作超过30年,结婚11年来,夫妻两人多次往返于兰州——迭部之间,聚少离多的生活带给她很多困扰。尤其是父母相继离世的打击,没能在床前尽孝的自责,更让她身心俱疲、愧疚难当。“当我7月22日接到州局电话通知入兰调令到了的那一刻,我懵了,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不敢相信这种好事居然会真的降临到我的头上……仿佛做梦一样,惊奇、兴奋,有太多的感谢。”刘彩芳情绪很激动。

  赵珈俪作为一个老兰州人,却在酒泉市玉门市地税局工作超过20年。长年的两地分居生活,使她曾经一度陷入焦虑之中,对前途感到茫然,对现状无能为力。她说,“这次省局党组按照确定指标综合量化打分,我因分居时间较长、在边远地区工作时间较长等打分排名靠前而调入兰州工作,实现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团圆梦,我想对省局党组衷心的说声谢谢!”

  “白银离兰州不算远,但父母年迈、孩子尚小,妻子工作之余还要照顾双方父母和孩子,致使家庭矛盾日益增多,已严重影响到我的工作和家庭的正常运转。……17年来,为了调回兰州,我也曾多方奔走,找过领导、托过关系,从多少次的希望到绝望,早已对回家没有了任何想法,但万万没有想到,在省局党组的亲切关怀下,我的回家梦竟在这个夏天实现了。”何旻惊喜中夹杂着以往的无奈和对未来工作生活的热切希望。

  作为“当事人”,作为此次干部调配入兰的直接“受益者”,他们的神情、泪水、言语中,充溢着“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惊喜,荡漾着“久旱逢甘霖”的喜悦,闪烁着“柳暗花明”“苦尽甘来”的希望和感动……在这一刻,万千的思绪和感触,都化作了蒙蒙泪水和深深感恩。

  春潮涌动 税园处处泛新绿

  “以前为调回兰州想过很多办法,托过很多关系,一度心情烦躁、精神萎靡……”玛曲县地税局满小林说,“这次虽说我没能调回兰州,但我的队排上了,心里踏实了,不管哪天解决,最起码知道能回去,心安了,就有奔头和希望了。”

  “都说民族地区分数相对低点,就考过来了。明年也年满5年了,按照省局干部调配办法,就能进入摸底范围排上队了,想到能回父母身边工作,还是挺激动的。”宁静稚嫩的脸上堆满希望。

  “张泷在我们局工作将近20年,是家中独子,并患有糖尿病,多年夫妻分居,至今没有孩子,当我打电话告诉他调回兰州的文件到了时,他激动地嚎啕大哭,一个劲的说谢谢。”夏河县地税局局长贡保昂杰说,“几天前,我在兰州遇到,他给我看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短短数日,一个本子已经快写完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明显不一样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自己以及身边人对此次干部调动入兰的感受和看法,记者能感受到干部内心沸腾中迸发出的生机和力量。

  对于干部的强烈反响和精神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甘南州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才让扎西说:“干部调配管理暂行办法用制度的形式规范了领导干部的权力,有效堵塞了拉关系、托人情的‘后门’,在干部调动这一敏感性强、廉政风险大的问题上,竖起了一道‘防火墙’,减轻了工作压力。在有效保护干部的同时,让更多人有了盼头和劲头。”

  临夏州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星军认为,这是省局党组实施德政、仁政的最大民心工程。公开公正、阳光透明、不分亲疏、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调配方式,深得人心。为各市州局解决系统内干部两地分居问题指明了路子,为市州局间干部调动做出了规范,尤其在规范“一把手”用权、保护爱护干部、预防职务腐败等方面作用突出,消除了干部对调动过程的猜疑,增进了团结,激发了活力。

  分管多年人事工作的省地税局巡视员白继成的介绍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他说:“这是地税组建21年来制定的第一个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问题的《办法》,层层摸底、列项打分、网上公示,干部看着明白、心里敞亮。最重要的是约束和规范了一把手的权力,有效解决了以前一把手权力过大、个人说了算等问题,遏制了背着钱袋子到处托关系、找后门等腐败陋习。”

  据了解,省地税局将对《甘肃省地方税务局干部职工调配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修订完善,从明年开始,解决两地分居综合量化打分时,直接与业务标兵、专业能手、年度考核等次等业绩挂钩,进一步凸现基层干部平时的工作实绩。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省地税局党组在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问题上已迈出了关键的实质性的一步,干部叫好,群众点赞,可谓:税园处处泛新绿,干部人人展笑颜。全系统8000多名干部必将心怀感恩、怀揣梦想,用扎实努力的工作去赢得机会、把握机遇,在蓝色的天空中放飞梦想,收获希望!

 

记者 李活 李国杰 特约记者   李飞舟

 

白银市靖远县获“全国文冠果之乡”称号
   中新网甘肃新闻电  据甘肃林业网披露,商务之窗
兰州新区旅游接待量创新高
     2019年“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兰州新区旅游市场火爆,接待量再创新高,接待游客突破15.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