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工作者的那些故事

09.02.2015  02:46

媒体记者用自拍神杆拍摄手机视频现场“微播

    在每年的“两会”上,总有许多不同的团体和人物忙碌在不同的岗位上,他们的工作平凡而简单,但是他们的忙碌确保了大会的顺利召开。在“两会”期间,记者走近了这个幕后群体,从新闻媒体的记者到两会会务组的工作人员,一一记录下了他们的故事。

    提到本报记者李晓霞,很多媒体人都不会陌生。爽朗外向的性格,认真积极的工作态度,让大家连连称赞。的确,在工作中,这个湖北妹子是个名副其实的“拼命三郎”,工作起来常常忘记了时间和周遭的其他一切事物。有许多人还不知道,她的老公张往林也是一名时政记者,身为电视台的时政记者,不但平时忙,两会的时候更是马不停蹄。

    又到一年“两会”时,这已经是小两口共同跑“两会”的第6个年头了。跑了6年“两会”,两人基本都是按照单位安排,分头行动。一个跑政协会议、一个跑人大会议,会议四五天,两个人几乎又是连续见不到面。至于家里还年幼的孩子更是照顾不上。“往年开会,我们总是把孩子托付给邻居家照顾或者送到老家,而今年为了备战“两会”,我特意让我妈妈来兰州把孩子接回了老家。”李晓霞对记者说道。

    作为一名记者,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常常对家人少了几分照顾。而在“两会”期间,由于会场各不相同,又要驻会赶稿等原因。小两口各自跑会,偶然能见一面反而成了新鲜事。“昨天我去兰州饭店的会场采访一位代表,走进电梯突然看到我们家先生也在电梯里,愣了一下,瞬间还没有反应过来。直到旁边电台的同事提醒,我们才互相打了声招呼,原来他也是来这边的会场拍摄采访。真是没想到在这里还能偶遇,也算是“两会”期间唯一见的一面吧。”李晓霞笑呵呵地对记者说道。

    的确,6年来小两口分别工作、跑采访,遇到“两会”这样的时期以及别的重点任务更是很难见面,偶尔见一面反倒成了新鲜事。而在平时的工作中,因为各自工作的独立性,两个人也是各忙各的,但是提到这种辛苦,他们倒也很坦然,认为能将报道做好是他们共同的心愿,能将更多及时有意义的新闻传递给更多人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只是觉得如此忙碌,对孩子少了照顾和呵护,心里有一些愧疚,希望今后能把工作和生活平衡得更好,多陪陪家人和孩子。

    其实,每一年为了更好地传递“两会”声音,做好媒体报道,从电视到报纸再到广播网络,每一个参会的媒体人都积极奔赴在不同的会场,采写“两会”中间最精彩的、百姓最关注的话题。在今年的“两会”上,许多媒体人除了常规的报道外,也是开辟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新形势,更快更好传达“两会”声音。譬如,兰州新闻综合广播频率的同仁们为了丰富播报内容,还拿起了自拍神杆,现场“微播”起来;本报也是开辟了微信委员会客厅,第一时间听取委员心声;网站的同事则是现场图文并茂,发起了快讯,让更多人第一时间获悉“两会”情况。不管哪种方式或者平台,我们媒体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客观、真实、多角度地向市民呈现一个立体的兰州“两会”。

    “两会”简报组工作人员:

    指尖上记录敲出代表委员建议力求精华再精华

    每一年,当“两会”的主角——代表和委员们在忙着分组审议报告、传递民声民意时,会场里还有一群未被大家留意的“身影”——“两会”简报组的工作人员。从记录到整理,再到做成简报,他们用指尖敲打出“两会”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亦或是两会期间最专心、最忙碌的人之一。

    宋玉杰是此次政协会议宣传组的工作人员之一。这次“两会”,她和其他11位同事被分在简报记录组,主要是征集不同组别委员的提案,同时还要负责每场会议的记录工作,最后总体交给宣传组做简报使用。在委员发言时,简报组记录员就在背后安静地做着记录。白天记录,晚上还要整理出来,一忙就是一整天,但是宋玉杰说,她也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会议记录对每个记录人员来说都是综合素质的考验,不仅考验记录者的打字速度,更多的是在考验他们的反应能力、语言理解力、综合概况能力等。她告诉记者为了更好的做好记录工作,她在参会之前也做了大量的功课。

    这次“两会”,很多委员拿到简报后普遍反映,简报的内容更精简实在了,而这些也与简报组工作人员的努力分不开。简报组的工作人员王汝勃告诉记者,今年“两会”要求简报数量精简,但是质量却要上升,这不但对记录人员是种考验,对简报编写人员也是种考验。每天12个小组分组讨论,记录的内容很多,如何提取出最精华的内容,就要求他们对所有的内容阅读之后进行挑选、总结和再编纂,等这些都忙完也常常到了半夜时分。

    记者了解到,除了简报组的工作人员以外,服务“两会”的工作人员中还包括值班会务组、后勤生活组等,他们其中的每位成员都在为“两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保障着“两会”顺利进行。记者颜娜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