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算明白账 理出致富经

03.09.2014  14:11

                                                      帮算明白账    理出致富经                     ----路志强检察长在两当县双联点为群众算致富明白账       “要致富、转思路,求创新、调结构,育树苗、最划算”,这是省检察院检察长路志强近期深入两当县杨店乡灵官村、石马村,泰山乡同心村、双河村、香林村,云屏乡铁门村,金洞乡贺家村调研双联工作时,总结出的“致富经”。
      “现在咱们路都修到家门口了,吃的问题穿的问题也都不愁了,下一步就是想着,利用现有的土地,现有的条件,种一些附加值高的东西,能够尽快的富起来,日子过得更好一些,我们来算一笔账,种传统的粮食玉米一亩,需要种子40元、化肥100元、农药10元、人工620元,总投入是780元,而收成是600斤,每斤1元钱,是600元,亏损180元。再算一下育七叶树苗,学名叫菩提树,一亩地的成本是多少?”“种子是1500元”。“还有什么要投入的钱?”。“要磷肥500元,人工500元等” ,“除去成本,可以赚到4万元。” ……“育菩提树、白皮松等树苗和种植猪苓等药材,大概的收益每年都在4-5万元左右,育红豆杉苗就最赚钱了,而种植玉米和小麦等庄稼,一般情况下是亏损的。
      “账不算不明白,算来算去,我们还是育树苗比较划算。”路志强检察长说。“通过以上的‘明白账’,基本可以得出,囿于条件所限,我们的村民依靠现有土地,要实现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就需尽快转变观念,调整种植结构,摆脱传统种植经验桎梏,以育苗为主,适当发展中药材种植……”,进而有感而发,总结出文章开头的“致富经”,并要求两当县各涉农部门要尽快加强调查研究,对各种产业成本和收益进行科学核算、评估和对比,制成表格形式的“明白账”,各包联干部在入户时要带着这个“致富经”、这本“明白账”,加强宣传,引导村民克服不敢干、不想干、等靠要的思想,大力发展育苗产业,早日脱贫致富。
      上面的谈话是8月27日夜里,路志强检察长针对调研、座谈时发现的村民思想转不过弯、缺乏开拓的勇气,不敢种附加值高的东西,而依托种植玉米和小麦等庄稼自给自足,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迈不开等问题。为引导村民自觉自愿发展育苗产业,弄清楚种什么最划算、能致富。在联系户胡光林家的院子里,与农户一起座谈细算“致富明白账”的情景。参加“算账会”的有育苗户、药材种植户、传统粮食种植户等15名群众代表,村民以自身亲身体验,对种植庄稼、中药材、育苗及种植蔬菜等产业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座谈会一直开到了夜里11点钟才结束。


      8月26日至8月30日,省检察院在陇南市两当县开展深化两当县“双联”行动与“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活动全面响应全省深化“双联”行动(庆阳)片区会议和全省检察机关“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现场推进会精神,将“双联”行动与“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深度融合,以“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作为“双联”行动的重要保障,全力服务“三农”,加快推进两当小康社会建设,来自省检察院等省、市、县双联单位及相关部门的710余名工作队员,深入两当县12个乡镇、2个工作站的116个行政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双联”行动与“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路志强检察长也深入两当县政务服务中心、电子商务中心、杨店乡、泰山乡、云屏乡、金洞乡等村组,吃住在农家,跟农户同劳动、同座谈,共谋发展之路、致富之策。


      活动结束后,路志强检察长召开专题总结会,针对发现的部分未联户有意见、各村地理条件差异、先富的人如何带动其他人致富的问题,与双联单位座谈研究,对联与不联、先富带后富、一村一品、基础建设、产品销售、资金扶持、“保民生、促三农”为深化双联的基础保障、土地流转等八个方面问题进行探讨,初步梳理出深化双联行动的“八策”,报送省委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