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羊进山撒欢 养殖户喜笑颜开

23.04.2015  02:27

这个我可以牵走了吧!

待领羊在“

    精准扶贫,养殖先行! 4月22日上午,北山地区在春日阳光的沐浴下显得格外清爽。蓝天白云下,柠条刚发芽、杏花已怒放,站在山梁上放眼望去,梯田里刚下种的地膜与云彩相映相承,新修的马路蜿蜒如彩带……整个北山地区散发着春天的气息。当日,兰州日报社双联帮扶的中连川乡黄蒿湾村和高家渠村的百余户农民喜笑颜开,手牵着跳跃撒欢的“帮扶”羊直夸双联帮扶政策好。据悉,自省委、市委提出“精准扶贫”概念以来,兰州日报社党委就如何做好今年“双联帮扶”工作创新思维、超前谋划,自筹6万元资金为中连川乡两个帮扶村的100户贫困户购送多胎小尾寒羊,并于昨日全部发放给有致富能力、有养殖经验的贫困户手中。自此,兰州日报社2015年度“精准扶贫”帮扶活动全面展开。

    山大沟深底子薄双联帮扶促贫脱

    中连川乡位于北山腹地,属全省最贫困的山区乡镇之一,毗邻定西、会宁、靖远三个贫困县。所以长期以来,这里的农民要靠自己致富难于上青天。靠天吃饭、干旱少雨、没有资源、观念落后、产业单一成了这里真实的写照。尤其是黄蒿湾村,全村223户917人贫困面达80%以上。如何破解难题使这里的农民先脱贫后致富?怎么才能缩小贫困山区农村与加速推进的小康社会建设的差距?省委、省政府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这里走上致富新路、点燃希望之火注入了活力,创造了机遇。据了解,在“双联帮扶”活动开展以前的2011年,黄蒿湾村人均纯收入为2753元,2012年开展双联活动当年就提高到了3550元,2013年该村实现整村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00元。与之相距30多公里的高家渠村也是兰州日报社的帮扶村,该村2011年人均纯收入为2758元,2012年提高到3450元,2013年为4350元,按规划该村将于今年实现整村脱贫。“双联帮扶”政策让山大沟深底子薄的贫困村脱贫在望、致富在即。

    产业扶贫农民笑两村三年变面貌

    自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兰州日报社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北山两村实际情况,引导群众抢抓机遇,充分发挥两村耕地面积较广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种养殖业,走“一种二养三输四流转”的发展路子,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导产业规模逐步壮大。3年来,兰州日报社在北山两个村的春耕备耕中主要围绕“五抓”落实春耕生产工作:一是抓“”。兰州日报社为帮扶户提供25万元提前筹集籽种、化肥等农用物资,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农户进行种植指导,推广良种良法,并向村委会捐赠了价值6000余元的农业科普类书籍。二是抓“”。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杨增宽带队,带领报社班子成员和联扶干部,带政策、带信息深入帮扶户家中,千方百计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三是抓“”。联扶干部每周对春耕进度进行跟进检查,让春耕生产工作做到措施、督查、人员、责任、技术五到位。四是抓“”。各联扶干部与乡、村干部齐心协力,从整体规划布局到指标分配、良种选购、种植指导和病虫防治等进行了全程跟踪服务,确保春耕生产指标完成,形成规模,种出实效。五是抓“”。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注重连片种植,因地制宜,种出特色。在种植业上,根据北山大白土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适合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特点,兰州日报社为帮扶户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户种植黄芪、板蓝根等药材1000亩。在养殖上,2013年黄蒿湾村通过整村推进项目争取标准化羊圈98座,200多户农民户均养羊达到5只。到今年,通过两年养殖业的自我发展和帮助扶持,全村羊只存栏量超过2000只。高家渠村是今年榆中县49个脱贫村之一,通过兰州日报社等帮扶单位协调帮助,自去年以来以种促养,种植紫花苜蓿1000亩,保证养殖户饲草供应的基础上,目前养殖业成了全村支柱产业,全村144户500多人,羊只存栏量超过了1000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双联帮扶活动开民以来,兰州日报社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种植养殖大户和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积极发展中药材种植,初步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合作社的带动,中药材种植规模正在形成。在种植业上,中连川两个贫困村由原来种植小麦等粮食作物调整为双垄沟地膜粮地膜玉米、商品洋芋等旱作物,并扩大规模,使原来零星种植改变为家庭集中种植,小麦原产量100斤/亩,改为种植玉米和洋芋,玉米产量700斤/亩,洋芋产量1400斤/亩,目前黄蒿湾村和高家渠村地膜粮种植分别达到1910亩和1820亩。根据北山大白土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适合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特点,兰州日报社为帮扶户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户种植黄芪、板蓝根等药材800亩。

    因地制宜抓养殖精准扶贫到农户

    “今年报社紧扣‘精准扶贫’,加大对我们养殖业帮扶力度,为有致富愿望、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再添一只羊,这样下来,按每只羊一年最少新添4只羊计算,到年底,我们全村羊存栏量将达到1200只!”高家渠村支部书记高生涛对记者说,这种精确到人的帮扶最让群众欢心。记者在高家渠村分羊现场看到,为了做到公平、公正,在报社联扶干部的监督下,村委会通过公开投票的方式在全村选定了50名规模养殖户,通过养殖合作社购置50只多胎小尾寒羊并给予编号后待选。然后通过抓阄的方式对号分发羊只。

    “我现在养的30只羊就是通过报社帮扶积累起来的,别看今天只领了一只羊,但意义很大、效果很好。”高家渠村养殖户老罗抱着自己38号羊高兴地对记者说,当初双联政策出台后他就从工地回到了家,试着养羊,没想到不到3年时间他成了全村养殖专业户。

    在黄蒿湾分羊现场,村委会主任马武同向记者介绍,他们村已经实现全村脱贫,这次报社通过对户式帮扶养殖业,使全村有能力致富的养殖户有了更大信心,所以分到羊的农户都是通过村“两委”班子详尽摸底调查选出来的,全户外出务工的、享受国家低保的均不在领羊范围。“虽然我们已经脱了贫,但离富裕还有一大截差距呢。报社这次直接对人的帮扶意义重大,起到了激励、鼓励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会养‘好’羊,严格按协议滚动式发展养殖业。”村民马正乐告诉记者,他的梦想就是在羊年小发“”财,让全家人喜气洋洋。

    首席记者杨贵智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