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地进城让农民吃下一颗“定心丸”
自去年榆中县成为兰州市新型城镇化试点以来,榆中县发生了具有集中化、组织化、规模化、公共化、便利化、人性化六个特点的经济社会转型——新型城镇化建设。村镇经济圈的盘活使更多的城乡“融合”发展直奔小康路,农民工“带上”土地进城就业且享受上了城市保障……(相关报道见11月25日《兰州日报》一版)
“我家里还种着6亩蔬菜,现在在县城打工,但农忙时我还得回去操务庄稼,农闲时来到县城享受城里人的生活。”榆中县小康营乡郭家营村五社的农民郭建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的身份虽然已经是城里人了,但农活儿也不丢,成了带着土地进城享受的“农民”。带着土地进城,这是榆中县推进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政策措施。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点,榆中县大力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重点解决民生问题,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住房保障、文体活动和社会治理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快了城镇市政公用设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水利和清洁能源设施、信息化平台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城镇集群承载能力有了极大提高,许多农民实现了来到城里上班、回到村里务地、住在楼里享受的愿望。
推进新型城镇化,不只是一个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的问题。但如果农民的户口变成了城市居民,却不能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同样的权利,这样的城镇化就失去了意义。实际上,转户口或者让农民在城镇居住,变化身份的同时,更应落实附着在户口上的各种福利和权利,补齐城乡一体化的缺口,做到“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即我们平常所说“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他们感到确实真正成为了城市居民的样子,而不是让他们“光脚进城”。
当然,只是让农民获得城市居民的身份,享受到了城市居民的权利还是不够的。农民进城最直接的障碍就是就业问题,很多农民实际上还需要依赖于土地,即农村的承包田、宅基地和承包林。这倒不是农民还存有什么小农意识,而是因为,相当一部分农民对于进城心存疑虑,他们还有后顾之忧,特别是进城之初,他们还缺乏在城市里生存生活所必要的劳动技能,万一在城里待不住,失掉了工作或者居住不稳定了,还可以回乡下继续种田。因此,只有承包田和宅基地还在,农民才能安心进城。
可能会有人以为,农民进城,既享受市民待遇,又保留承包地、宅基地,这有点不公平。这种认识其实是没有认清土地是农民唯一的财产和生存保障这一事实。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其实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如同城市居民手里持有的房产一样,都属于个人的物权,是其完全合法享有的。更何况,改革前30年还是后30年来,农民在城乡二元结构中牺牲诸多利益,以工农剪刀差的方式为社会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基本没有社会保障的情况下,为城市生产提供巨大的劳动力,而土地则是他们唯一拥有的社会保障。现在让农民带地进城的政策设计,就是保障最弱势的农民的利益,这也可以看做是对农民的补偿。
因此,在谋划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关键就是要让农民生产生活有保障,而允许农民带地进城,无疑是让他们吃上了一颗“定心丸”,同时仍然保有土地的农民也还是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的主人,有利于社会统一和谐发展。